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做人一定要认识自己(2)

2010-03-09 11:03
来源:老子的智慧 作者:王宇
前者虽不自知,一经人点拨,便幡然悔悟;而后者乃病入膏肓,连老婆也信不过,以为自己实在了得,所以愈加可笑可悲。老婆劝他竟至于哭,可见对他这
 
前者虽不自知,一经人点拨,便幡然悔悟;而后者乃病入膏肓,连老婆也信不过,以为自己实在了得,所以愈加可笑可悲。老婆劝他竟至于哭,可见对他这毛病早就看不过眼了,而且深为丈夫被人耍笑而耻辱。
 
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些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遗,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涮。
 
据说在阿尔卑斯山的入口处,就写着“认识你自己”这样一句警语,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只有认识了你自己,你才能变得睿智,你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做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头脑。一个人的能力是客观的,而他对自己的认识是主观的。这种主观的认识无论是高于现实还是低于现实都是不合适的。
 
看看自视过高的后果——拿破仑自诩战无不胜,功无不克,但终有滑铁卢之败;而手捧《春秋》的关夫子也正是因为自高自大而使“败走麦城”,成了后来人们形容失败最文雅的书面语言。
 
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军队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向任何客观条件投去蔑视的眼光;而他的战术也没有巧妙到可以无视任何客观因素。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军队和战术。关羽呢?盲目自信,出击樊城在先;狂妄自大,轻视陆逊在后。那么惨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设想拿破仑若能让自己躁热的头脑稍微冷静一下,客观地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而关羽若能对陆逊有一些重视,抑或他肯听从参将王甫的意见,而不是在事后才感叹“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那么这个世界以及中国的历史都将被改写。
 
由此可见,自视过高的后果是严重的,没有自知之明是兵家之大忌,进一步说,也是人生之大忌。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力的理论论据就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自信与自卑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自卑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成功,那么胜利女神又怎么可能向你招手呢?
 
刘禅的懦弱,李煜的“自悲”,都是自卑的表现。李后主虽然辞藻华丽,清新婉约惹人怜爱,但一听到赵匡胤自信地吟出:“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后,也只能承认自己“已失了一半东风”了。
 
他们真的应该听听班固的故事。班固年轻时只能在账房里帮老板抄着枯燥的数字,却依然认为自己将来会有大作为。因此被一起干活的仆人嘲笑,于是他丢下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便去参军。最后为平定匈奴、联络西域各国立下大功,成了世界闻名的探险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