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孟子认为,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缘故。
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诗经》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切遵循原来的规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人既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行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覆盖于天下了。
选贤才是因为“惟仁者宜在高位。”一旦不仁者窃据了高位,奸邪当道,残害忠良,必然就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世风日下,天下大乱。历史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注意领导干部的选拔。这两个方面在《论语》、《孟子》中都一再强调。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所以,要求健全法制法规的呼声日益强烈。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唐玄宗时,有李适之和李林甫两位宰相共同辅政。二人面和心不和,互相勾斗,但表面上还很客气。
唐玄宗沉湎酒色,穷奢极欲,弄得国库日见空虚,满朝文武都很着急,思谋开源节流之计。最后,皇上也感觉到了财政威胁,下诏让两位宰相想办法。
形势所迫,二人都很着急。但李林甫最关心的却是如何斗倒政敌,独揽大权。看着李适之像热锅上的蚂蚁,李林甫生出一条毒计来。
散朝之后,李林甫装作无意中说出有人在华山淘出金子的消息。他看到李适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达到了,便引开话题说别的。李适之果然中计,忙不迭回家写起奏章来,如何开采华山金矿、以应国库急用云云。
唐玄宗见到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来商议这件事。李林甫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玄宗说:“有话快讲!”李林甫压住了声音装作神秘地说:“华山有金谁不知?只是这华山是皇家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国运难测。”玄宗听罢一愣,陷入沉思。李林甫见皇帝脸上出现了不悦之色,忙说:“听人讲,李适之常在背后议论皇上的生活小节,话说得很难听,说不定,这个开矿破风水的主意是他有意——”玄宗心烦意乱,拂袖而去了。李林甫见目的达到,心中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