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沈从文的例子也解读到了一部分,再来看一个普通人的例子,虽然这个人不一定读过老子的书,但是却是与老子的理念暗合了。这也说明老子的智慧是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的,又可以回过来指导实际的生活。
清代有一个叫钱泳的,写过一本书《履园丛话》,中间讲到这样一件事情,我读了以后再也忘不了了,好有哲理啊!
当年北京城里有一个很出名的裁缝,就是成衣匠,他替人家做衣服很有意思,但是好麻烦啊,所有的细节都要了解。
他先要仔仔细细地看做衣服人的相貌,量量尺寸,这当然是要做的事情。
但是接下来还要问年龄,这就使人感到奇怪了。要是在今天,年龄是人的隐私,你一个裁缝问什么呀?特别我们的女性,现在有句话,千问万问,不能问女人的年龄!
这裁缝还不够,还要追问你的性情怎么样子。这就使得人更奇怪了,问人的性情、性格干什么啊?你这个裁缝太啰嗦了,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可是,这还不够,如果他从询问中知道你是举人,那么他又要缠住不放,连什么时候中的举人都要打听得清清楚楚。裁缝你烦不烦啊?
人们都觉得奇怪,而且讨厌这样的询问,可是又想不通啊,就问他了,这是为什么啊?
裁缝说:“胖的人,腰要宽;瘦的人,腰要窄。”
这算什么话呀?这叫套话、空话,裁缝这话,谁不知道啊!这不稀罕,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但是裁缝又慢慢地说:性子急的人或年纪小的人,衣服要短一点;性子慢的人或年纪大的人,衣服就要长一点。
听到这里,我想:妙!好一个厉害的裁缝!他往深里说道理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要问年龄、性情了。大家想想看,性子急的人做事风风火火的,还有那天真活泼的孩子、青少年,喜欢动。他们的衣服太长了行动不方便,说不定还要摔跤呢。至于不好动、年龄大些的人,衣服就可以长一些,很得体。你说这个裁缝不厉害吗!
裁缝又慢慢地接着说:若是举人,年少中举人的,大都性情骄傲,走起路来挺胸凸肚,所以衣服要做得前面长,后面短。如果是年老中举人的,大都意气消沉,走起路来弯腰曲背,所以衣服要做得前面短,后面长。
听到这里,我想:妙,太妙了!这个裁缝太高明了,太哲学了!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智慧啊,就是道道啊!他不仅是量体裁衣,而且是综合考虑了这么多的要素来裁衣,这不就是他的智慧、哲学?
我们可以想想,当年在京城里裁缝还会少吗?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好裁缝也肯定不少啊,要在京城里立住脚可不容易啊,裁缝们都在那里竞争啊!但是看来,这位裁缝在竞争中自有高招。从那篇文章中我们没有看到,他这样子去搞竞争:比如耍手腕,拉客户,压低价钱,偷工减料,做伪劣产品,炒作广告等等。这些挖空心思的竞争手段,古人也不是没有,而今天大家更是看惯听惯的商家竞争手段了。他是“竞争”中“不争”,他是和自己“争”。他练内功,提高服务质量,顾客至上,质量至上。这样他自然会有好口碑,为他做广告,生意不就源源不断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