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说: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在形式上追求德,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具备德。
我们对于德往往会过于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在,有形式而没有内在就是欺骗。一个国王没有孩子,自己的年龄也渐渐大了,他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名孩子作为自己的义子,并把他培养成国王。他在全国挑选了很多孩子,他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宣布谁如果用这些种子培养出最美丽的花朵,谁就是他的义子。于是大家都回去精心的培育种子。有一个男孩也整天精心的培育花种,但10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发出来,别说开花了。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到了,无数的孩子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来等待国王的检阅,国王看着大家漂亮的花脸上没有任何的笑容,突然他看到一个小孩抱着一个空盆无精打采的站在哪里。国王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男孩哭着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有把花培育出来。”国王高声的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为什么是他?”大家不解的问,国王说:“我发下的花种全是煮过的,根本不可能发芽开花。”捧着鲜花的孩子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用的是其它的种子。所以形式再美没有内在也是枉然的。
真正的德不是装出来了,它是一种心境,不为外界所动。我们看有很多贪官,在任上时都宣扬要清廉,要狠抓贪官,但自己却在背后贪。有的人做了点功德就大肆的宣扬,这种表现不是积德而是离德。
易经里有一句话:明象位,立德业。立业先要立德,现在有很多企业为了自己的业而舍弃德。他们在宣传的时候却在大肆宣扬自己产品的质量,自己为社会做的贡献,交了多少税,但他们的产品却危害了许多消费者。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厂家早就知道奶粉有问题,他们不是去制止而是一面用钱封住受害消费者的嘴,一面大肆的宣扬自己产品,去危害更多的消费者。他们已经没有德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缺德了。
行动指南:
德是行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