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从《学记》教育标准得到现代教育启示(2)

2011-08-01 10:1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萧成志
以智言,从识字、断句、分章开始,启蒙只能如此,不能完全理解不要紧,多背诵一点为好。第二步要尊重学业,有浓厚的学习热情,能认真钻研。这就够
 
以智言,从识字、断句、分章开始,启蒙只能如此,不能完全理解不要紧,多背诵一点为好。第二步要尊重学业,有浓厚的学习热情,能认真钻研。这就够了,有了这一点,无论智愚,也不论效果大小,每一个人总是最好的。
 
考核重在过程
 
第三是“博习”,就是要广泛地猎取知识,练习各种技能。第四是“论学”,就是要对所学的内容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独立见解。最后是“知类通达”,学习的东西要纯熟通达,触类旁通。从这个标准看,层次也非常鲜明,也是循序渐进的典范。古人很重视考察学习精神,很重视考核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
 
在今天,如果按照这些标准去考核也就够了,何必去问分数的多少呢?考核他们取得知识的精神状态、思维方法与运用知识的技能,也就是重点考核学习的过程。重过程、轻结果,是最好的考核办法。
 
启示:从观察中进行人的教育
 
从《学记》的这个考核标准看,古人很重视实践,很重视人的塑造。无论是德还是智,它们只能从对学生的不断观察中得来。从观察中进行人的教育,《学记》就把教师称做人师。
 
现在,我们家长对自己子女言行的观察在幼儿园、小学是够多的了,对他们的行为也能进行具体的指导。到了初中,在学校应试教育的挟持下,就慢慢以分数为主要标准了,到了高中,分数就成了最核心的标准。家长与自己子女的接触就越来越少,了解不全面,也缺少灵活的具体指导。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性,即使学校教育走上了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是互补的。
 
当然,时代在前进,我们再用《学记》的标准来作为今天教育考核的全部标准就远远不够了。但文科教育主要解决的是人的塑造,是对人的思想、品德、思维、心理的塑造,只有从人的行为中才能表现出来。对学生言行的考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