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儒学与社交

2011-08-03 1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廖申白
中国人的社会交往生活在最近40年间正在经历一种重要转变,公共交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正在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

中国人的社会交往生活在最近40年间正在经历一种重要转变,公共交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正在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儒学传统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低迷曲折之后,正在重新恢复成影响中国人心灵的文化力量。重塑儒学的思想品质,重振儒学传统的教化力量,并以适合中国文化心理的气质风格,培育人们的公共交往理性健全发展,培育中国人在公共交往生活领域中的健康生活规范,是一个极其重要并具有历史迫切性的目标。
 
儒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传统。儒家伦理是儒学这个博大传统的一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儒家伦理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与交往方面的生活规范及观念,作为日用生活规范的观念,儒家伦理既受到制度儒学的强烈影响,又经过心性儒学所阐释的儒学基本义理的经久塑造。它既具有日常意识的层面,也具有日常教化的层面。儒家伦理的日常教化,不仅以学校教育与书院践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家庭生活、家族生活、村社邻里生活、朋友交往生活而耳濡目染地实现。
 
儒家伦理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主要是在私人生活与私人交往生活方面。中国人重视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生活,中国人也在传统上基于私人生活来领悟我们作为可以实践地培养的良善人格,来领悟我们作为好人过一种良善生活的丰富涵义。
 
重视私人生活与私人交往生活既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由于尚未丢掉这个优点,儒家伦理具有西方人所说的目的论性质,即它是关于哪些事物具有最终的价值,对它们的追求意味着人生的充实与完善,适合作为人生的意义或目的。关于这些,儒家伦理包含独特的、涵义深厚的理解与体悟。也由于这一点,在私人交往生活方面,儒家伦理又显现出德性论或所谓责任论的特点。儒家伦理以“孝悌”“谨信”“忠恕”为交往生活的重要德性。它也通过使每个人明确他所处的各种人伦关系和由于这些关系而负有的各种特殊责任,而唤起他们自身践履这些责任的行动。
 
在与“众人”的公共交往方面,儒学传统也具有“泛爱众”和“公天下”的基本义理精神,也有强调“推己及人及物”和重视实践与教化的伦理传统。但是在大众实践的水平上,儒家伦理没有直接发展出能够影响大众日常公共生活与交往行为的生活规范。因为,公共生活或公共交往一方面同私人生活相区别,一方面也同私人交往有别(尽管交叠),而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在以往时代一直发展不够。在日常私人生活与私人交往生活方面,区别地对待我们所处的种种生活关系是自然而然的。而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与公共交往行为方面,人们只有把每一个陌生的公民都当作具有与自己同样政治法律地位的人来对待,才能培育起健康的、在大众实践层面上有效的生活规范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