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礼”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特色
“礼”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泛指各类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对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的“仁”而言,“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与社会制度,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立身处世,就不可能获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一向有“礼仪之邦”盛誉,儒家十分重视“礼”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并认为“礼”是管理者修养的标准,治民的标志,治国的依据。“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在现代文明经商的社会里具有更广阔而丰富的内涵。企业是处于社会中的有机体,它的组成成员是社会中的个人,必须遵循社会的一些公共准则,这样,才能成为“礼仪之企业”。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以“礼”来规范其行为准则,这是管理企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竭诚为公众服务,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它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条件。因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只有竭诚为公众服务,采取以礼相待、宾至如归和热情周到的策略,尽力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够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和赞誉,才能增强新老用户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客户。由此才可维持企业的生存并逐步发展壮大。
“礼”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必然选择!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经营观,一个独到的为消费者设想的见解,一个温情的微笑,无不展现出非凡的魅力。企业形象并不是空中楼阁,企业形象建立在员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上,员工代表企业,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企业的形象。礼貌待客、文明经商应是企业每位员工的责任,企业员工言谈谦和可亲,举止端庄,仪表整洁,饱满的精神风貌是政府消费者的“试金石”。“礼”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企业都重视和礼的宣传。
四、以“智”为动力的经营管理韬略
“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指的是聪明智慧的品德。在风谲云诡、尔虞我诈、陷阱多多的商海中,要靠人才、靠超群的智慧和谋略方能克敌致胜,此乃“智”。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已从市场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凡是发达的国家历来都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实际上是智力投资。目前,我们的企业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开创名牌事业,增强综合实力,就必须发挥人才的作用。国家的振兴、企业的发展,就是靠大批的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尤其是迫切需要一批能开拓创新、善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和实干家。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力量。可见,在一切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本,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智力和人才是现代企业腾飞的动力源泉,是赢得胜利的锐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