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们正处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和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资源已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们的企业家应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胆,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营造一种惜才、爱才、荐才和用才的良好风尚。只有重视人才,企业才有希望和前途。可以说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之宝,企业腾飞之本。正因如此重要,精明的企业家在选择接班人时,往往更注重的是人的智慧、能力和品性,而非血缘关系,所谓“传贤不传子”也。
在企业管理中是需要高度智慧的。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不外是用人和出主意两类,不论是“用人”和“出主意”都需要智慧。所以,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深知“得才者昌,失才者亡”和“黄金累千,不如一贤”的道理,把选人任贤和知人善任看成是企业管理者最主要的本事之一,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成败的重要标准。
五、以“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目标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孔子的名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甚至出现危机。“信”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就是信誉。“人无信不立”,若将“人”视为一个“集合”,就是不同类型的组织,信誉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立业的根本。因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重要。
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真正基础,为此,企业经营活动的圆心是顾客,围绕顾客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永恒话题。企业经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顾客,取决于企业是否赢得顾客的信誉。现代经营者提出“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口号,就是向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最有效的方式。现在,“顾客就是上帝”已成为企业的座右铭。得罪了“上帝”,失去了“上帝”,那等于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使广大消费者的眼光精益求精,日益挑剔,消费者的地位日趋显赫,稍有不慎,潜在的顾客便失去。顾客越来越清楚,在买与不买、买多与买少的抉择上,他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时代已赋予消费者导向以极其重要的地位,时代要求现代企业向消费者看齐,征服客户,必须先征服顾客的感情,在变幻莫测的商战中,“信誉第一,宾客至上”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秘密武器,具有强大的威力和辐射力。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还未等竞对手反映过来,就率先把它视为现代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大力推广使用。
当今,良好的信誉已成为企业开拓并巩固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神秘砝码,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众多著名的大财团和跨国公司都是“以信为本”,靠信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重诺言、守信用,言而有信,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深知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企业参与竞争、赢得优势、走向辉煌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东亚地区日益受到企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逐步扩大其影响,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华人经济的崛起,开始从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的角度去发掘和探索。
(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