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孔子的求职创业之路(3)

2009-09-26 15:11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陈亮
其实在晏婴的反对意见中,有些理由不太高明,但有一句话却道出了孔子思想的弱点,他说周室衰微了,孔子还想要恢复周礼,周礼是很复杂的,好几辈子

其实在晏婴的反对意见中,有些理由不太高明,但有一句话却道出了孔子思想的弱点,他说周室衰微了,孔子还想要恢复周礼,周礼是很复杂的,好几辈子都学不完,用这个为齐移风易俗,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方法。这句话点出了恢复周礼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程,孔子意图完成的事业的难度之大,同时也表明了孔子思想缺乏群众基础的现实。所以,不为一般的诸侯小老板所接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孔子不断学习,做过政治,也周游列国出去寻找过可以接纳自己的老板,都一一告败,终于,他放弃了找寻老板的想法,自己出来做老板,自己创业。

创业新思路:授徒与编书

孔子的前半生一直在寄希望于遇到明主,奔波在官场中,往返于小诸侯国中。周游十四年之后返回鲁国,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就是授徒,一件就是编书。这构成了孔子事业的两大部分,也正是由于这两部分的原因,才使得他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就向他学礼。后来他去周朝国都问礼,当他回来的时候,学生也渐渐增多了。在他四十几岁时,由于对鲁国自大夫以下都僭离正道表示不满,孔子回去安心教书,此时的弟子已经非常多了,并且有很多来自远方。甚至当孔子死后,弟子为他守了三年丧,子贡还守了六年。后来,他的弟子以及鲁国的人在他的坟墓旁边住下了一百多家,名字就叫孔里。

孔子在当时,尤其是在后世取得了极大的声誉,这些绝不是来自他所求职工作过的几个小官,而是因为他自己独立闯荡出来的儒家事业。其实,孔子在教书育人以及编书传播思想方面做的还是很成功的。

在对待教书上,他首开私学,相当于现在办的私立大学,而以前的学校都是公立的,没钱没势的是上不了学的。孔子抓住这个旁人没有关注到的市场,以低学费(一捆干肉),高质量(孔子是大学问家,开的课有很多门),融洽的师生关系(孔子经常和门人一起很亲和地聊天出游)来取胜。并且,随着孔子学问的增加,弟子益发增多。孔子从不摆架子,信奉真理而不信奉权威,而且跟学生也是非常和气,有时也会开开玩笑。比如有一次,孔子在蔡被围,弟子们有愤恨之心,为了安抚弟子,他逐个找人谈话,当觉得颜回回答得称心的时候,对他说,假设你钱多的话,我就给你做家宰!

在授徒过程中,他仍然是在传播自己的理想,灌输周礼儒家的思想。这种理想的灌输更体现在修订古书上,尤其是《春秋》,按照褒贬的笔法,把思想孕育其中,千百年来为人称颂。

尾声

孔子求职路走得很不成功,像他那么大的学问做那么几个小官实在是屈才。不过,后来他找准了自己的兴趣点,放弃了不合适的工作,通过授徒编书,终于取得了不朽的功绩。

(责任编辑:阳光无痕)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