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选择合适自己的企业

2010-02-26 11:42
来源:半部论语学管理 作者:马千里
在怎样的企业从事管理,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关键是你看重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然后就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企业。

选择合适自己的企业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罕9.27』孔子说:“穿着破旧丝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耻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求,不也很好吗?’”子路便终身背诵“不嫉妒、不贪求”这句话。孔子又说:“这样简单的道理又何须如此呢?”
  
  这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却很大。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子路的言谈举止仿佛一下子穿越时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穿着破旧丝棉袍的子路坦然自若地与一群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高谈阔论的自信模样;孔子面对一大群弟子表扬子路的欣慰模样;子路听到了老师的表扬之后一遍遍重复背诵孔子的话的认真模样;孔子见了子路背诵而感到失望的模样。还有,子路听了孔子的批评之后又会是怎样的模样呢?孔子见到子路背诵自己欣赏的话为什么反而会感到失望呢?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破旧丝棉袍”和“狐貉皮袍”在这里是代表了两种符号,就好比我们通常所说的“穿草鞋的”与“穿皮鞋的”,其内涵是包含了财富、地位、等级、身份、权力、外貌、穿戴等的总和,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人的外在的东西,都是人的附属品,不管这些外在的东西多么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是相同的,因此不管这些外在的东西多么不同,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最起码在精神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比别人差而感到羞耻。
  
  当孔子看到子路能坦然做到这一点,深感欣慰,并加以赞美,并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不但不要感到羞耻,还要不去嫉妒不去贪求这些外在的东西。子路听了孔子的话,立刻做出了完全赞同的样子并表示要终身背诵这句话,这反而让孔子感到失望了。为什么呢?这说明子路明白自己很难做到孔子所要求的那样,所以才需要通过反复背诵来强迫自己按照孔子的要求去做。
  
  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由于自己的管理职位比较低、自己所在的企业比较小、自己的所在的企业不景气、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求于对方等原因,往往会在与人交往时感到自惭形秽,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首先,我们自己不能小看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自尊,要明白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其次,所有的这些外在的差别都是暂时的、相对的、都是可变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彼此对换位置。最后,要明确自己追求的价值所在,如果你想得到什么,就去用正当的努力去争取,而不需要因为对别人的羡慕而感到嫉妒或产生贪求。
  
  经常遇到有从事管理的朋友问这样一个问题:是在大企业做好?还是在小企业做好?我的回答是:在能够学到东西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的企业里做最好。企业大小并不重要,如果你喜欢大企业,那么即使你现在的企业很小也没有关系,通过你的努力把企业变大不是更有成就感吗?许多管理者、特别是年轻的管理者往往都比较喜欢大企业,其实这本质上透露的是一种依赖性心态和不自信的心态,都是想轻松地“背靠大树好乘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