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方程
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对此,日本的企业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日本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对于儒家治国之道的应用,是由来已久的。明治维新以后,为适应日本工业化的需要,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了“经济道德合一说”。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据初步统计,自涩泽荣一之后,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解说《论语》的专著在日本就出版数10部,其中伊藤肇著的《东方人的经营智慧》一书影响甚广,此书列举了日本企业家如何把中国儒家经典中有关“管理国家、百官、人民的要谛”奉为圭臬,套入“如何管理企业、干部、员工”的事实,并加以分析和说明。综上所述,日本对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着眼于适应现实的需要,各取所需,为我所用,实用性强。对于日本热衷于把儒家伦理思想成功地应用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怎能不吸取祖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即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去搞好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呢?在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华人企业家活动在世界各地,面对的是具有各种文化背景因而体现不同管理风格的对手。华商若想在世界商潮中一展身手,傲视同侪,除了掌握西方的经营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之外,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形成华商即“现代儒商”的管理精神。
众所周知,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仁义礼智信”,对此,我们必须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诠解,就会发现“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如何在市场上赢得公众的信赖和赞誉,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固然需要从许多方面加以努力,但不容忽视的是,吸取儒家伦理思想之精华来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则是赢得优势、谋求发展,走向辉煌的关键一招,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现代企业不再是孤立的封闭体,而是一个与社会各界公众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企业的兴衰存亡有赖于其在市场上的形象,那么从广义上来说,企业形象是企业伦理文化在与外界公众交往中的表现,理想的企业形象应该是“仁义礼智信”统一体,规范着企业行为准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经商需严守伦理道德,这不仅是建设一个有序社会的必要,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多年来人们忽视台湾、香港、东南亚华人创造的经济奇迹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他们只注意研究造成这一奇迹出现的行政、经济原因,而导致这一奇迹出现的文化因素和民族精神的作用却被忽视了。许多人以为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只不过因为这些地区彻底地实行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这是十分简单肤浅、似是而非的见解。其实,传统文化创造了这种现代化模式,可以说儒家伦理思想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影响极大。例如香港领带大王、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先生发达了仍不忘祖国,多年来先后捐赠5.7亿元支援内地建设。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数。
如何把儒家伦理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古今中外不乏成功的例子。那么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其实,只要认真探究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认为“仁”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义”是企业立足的根本,“礼”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智”是企业腾飞的关键,“信”是企业兴旺的标志。正因如此,本文试图从“现代儒商”的角度出发加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