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2)
2010-03-10 10:01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为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忘我与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为”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忘我与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因为它蕴藏着浩然正气、中正之气,积极地忍耐、坚毅,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不带个人的偏见,去对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找出顺应的方法,融入自然与社会当中。
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答案是不容怀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掉自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首先,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助于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认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道”就是浩然正气。混沌未判、宇宙未形成之前,整个虚空,就像一个雾团,即为0,是一股浩然正气。从0中划破,生出阴、阳二极,日、月、星、万事万物由此而生。这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长命百岁。只要我们心无邪念,一身正气、忠义之气,什么事业都会成就。
浩然正气分为阴阳,阴者为地,阳者为天,天地生养万物与人,始终如一地关照和爱护众生,所以道家说:“天地有好生之德。”众生有两类,一类是有生命而且有灵性的人类、动物、昆虫等,另一类是有生命而无灵性的树木花草。它们能够调节气候,平衡自然。假如天地无好生之德(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生物丧失了生存的起码条件),一切众生就会灭亡。
既然天地有好生之德,那么为什么又经常有旱灾水涝,地动山摇,火山爆发呢?这应当从两个方面去加以思考。一方面,阴阳激荡,刚柔相摩,变幻出能量释放、物质循环的种种特异现象。另一方面,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往往是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自然界本是万物相互联系的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在结构关系上有相似之处。地底下的石油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天然气就像人体内的精气,森林植被就像人的手脚和毛发。人与地球必须和睦相处,相互依存。如果人类只顾眼前需要,尽力采伐,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灾害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有为”的结果。
用“无为”思想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大自然,美化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从而造福于众生。
其次,用“无为”思想指导人生。老子的“无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做到了“无为”,也就达到了“道”的崇高境界。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无私心,无贪欲,忘我的利益他人。我们每一个人体内有亿万个众生,这亿万个众生就是现代医学上讲的人体内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不仅与人的营养有关,而且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关。一个人以淡泊宁静之心去面对世间一切,不贪不占,无非份之想,多为社会做好事善事,时时处处利益他人,尊老爱幼,厚道宽容,再加之能克制欲望,那么,你就无挂碍,无烦恼,无恐怖,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