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以无事取天下——企业“无为”的外部模式(2)

2010-03-10 10:52
来源:大道·无为 作者:薛永平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社会和众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范围很广。我们搞企业、搞经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满足社会及众生所有的需求。如果,我们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社会和众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范围很广。我们搞企业、搞经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满足社会及众生所有的需求。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竞争,会使企业盲目地集中在某一个点上,在这个点上乱争,而置社会众生广泛的需求于不顾。这对谁都是没有好处的。对社会没有好处,对众生没有好处,对企业更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这样讲?——
 
在本书其它章节,我们提出:企业的天职是为社会、众生生产物质财富,本章我们讲,企业的天职不是彼此相争斗。如果企业界都把重心放在“争”上,那么,社会众生所需的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又由谁去生产呢?不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企业又哪里还能算得上是企业呢?
 
社会需要众多的企业,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个“争”字,把众多企业凝固在一个“看好”的焦点上,这种情形,我认为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是一个企业,如果我们这个企业真的想发展、壮大、长存于世的话,我们该怎么看待市场、怎么介入市场,怎么开拓和获得市场呢?
 
我认为,对企业而言,最明智的市场谋略应当是:“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取天下”是老子《道德经》中又一流传甚广的名言。“以无事取天下”是“道”的发挥和运用。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以无事取天下”,也是相同的道理。
 
在市场领域,“以无事取天下”,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说不要去“争”。“争”就导致自我混乱,“争”就使自己脱离了市场的根本,“争”就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到了“奉献”之外,“争”就是“有事”。有事者难以取天下。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自己去了解社会众生新的、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在公众的“利益需求点”上做文章,设法去满足这些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在这个“没有竞争”的点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开发,拿出公众满意的产品。这样的新产品上市,市场自然就是你的。这个意义上讲,你是用新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谁又能与你“争”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就是在这样的“无事”(不争)中取得的。
 
以我们公司的“洁尔阴”产品为例。如果在我们开发生产“洁尔阴”之前,市场上就已经有了相同产品的话,那我们就绝对不再生产“洁尔阴”了。已经有了,我们又去搞,这就是“争”,就是“有事”,就取不了天下。“以无事取天下”的道理,用下面这段话表达更易于理解——
 
“洁尔阴”之所以覆盖全国市场,并且远销海外(取了天下),就因为“洁尔阴”被我们公司创造出来之前,从来就没有“洁尔阴”这个东西,并且,从来就一直有广大的患者在痛苦中等着它的诞生。……整个过程,我们没有跟谁去争什么……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