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看管理:善用每个人(2)
2010-04-20 11:49
沙僧是个忠厚的劳模、老黄牛。从开始到结束,沙僧干的始终最苦、最累的脚夫的角,全心全意的为团队而努力着,担子总得有人挑才行。别认为沙僧天生
沙僧是个忠厚的“劳模”、老黄牛。从开始到结束,沙僧干的始终最苦、最累的脚夫的角,全心全意的为团队而努力着,担子总得有人挑才行。别认为沙僧天生就是挑担的料,他在流沙河里惩豪强的时候,不是连悟空和八戒也难以应付吗?
在现代企业中,沙僧这一群体应该来说是最基础的、也是占大多数的,别冷落了这些甘于奉献的小角色们。多给点赞扬和肯定,他们的担子会挑得更稳。
在取经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观音菩萨),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以搞定各种难题。
领导艺术有真经
在一般人看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胆小固执、有时还有些是非不分的人,但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人,他在团队领导方面有着许多过人之处,唐僧不但不糊涂,而且还精明的很呢!
首先,他意志坚定,不怕困难。这是作为团队领导人最重要的品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甚至会使人认为项目目标无法实现。此时,作为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就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提高团队士气最重要的因素。无论在取经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唐僧对于实现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念,抱着“不取真经,誓不还乡”的决心。
其次,他知人善任,合理分配工作,适当控制。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业务能力和性格特征,只有知人善任,根据其特长和能力分配工作岗位,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适当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和积极性。唐僧的三个徒弟才能有大小,性格迥异,但他很恰当地进行了工作分配,并辅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例如对孙悟空,一方面给他分配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工作,如降妖除怪、在危险环境中探路等;另一方面也注意约束其行为以防止其专业能力的过度发挥影响取经大业的完成,即当在“降妖除怪”与“误伤好人”之间存在疑问时,就毫不犹豫地保证取经大业(宁可放过一千,决不错杀一个),否则就要念“紧箍咒”进行惩罚。
对于业务能力中等但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猪八戒,则让他与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的孙悟空协同工作,以督促他完成工作;而对于勤勤恳恳但业务水平较差的沙僧,则分配给他技术要求不高,但对工作态度要求较高的规范性强但比较枯燥的工作如挑行李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平等对待,坦诚相见。在一个团队里,由于团队成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对团队的贡献也有大小,因此在工作中完全做到平等对待是很难的,但团队成员如果过分感觉到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差异的话,其积极性又会受到影响。在《西游记》里,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其地位明显是有差别的,对此,唐僧采取了“地位高的要求也高”这样一种措施,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平等”。对于能力最强、贡献最大,地位最高的孙悟空要求也最高,几乎使用了所有的惩罚权:念“紧箍咒”、将其撵走等;对于猪八戒,当发现其有不当行为时主要采取“训斥”的方法;而对于地位最低的沙僧,则要求更低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