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用《孝经》智慧管理企业(三)

2010-05-27 09:58
来源:博瑞管理在线 作者:郝志强
孝其实是专指子女对双亲的态度,这里孔子把孝的思想延伸到社会管理中。其实在现代的企业中,孝的思想同样适用。
用《孝经》智慧管理企业(三)
三才章第七:孝思想的本源
 
听了孔子对孝道的描述,对企业中不同岗位职责的要求,曾子忍不住赞美孝道的广大,赞美孔子管理思想的精深。于是孔子就进一步说明了孝道的本源,社会的孝道是取法于天地,以教化世人,引导社会潮流。企业的孝道是公司运做的根本保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员工职业化的必经之路。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管理释义:曾子听完孔子所讲述的五类孝道后,赞美说:“确实呀,社会中的孝道和企业中的孝道,确实是社会和企业运作的根本呀。”孔子知道曾子对孝道已有领悟,于是说:孝道就像天道是符合天运行规律的原则,地道是符合四时变化的原则一样,它是符合百姓和员工实行的原则。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管理释义:人生于天地之间,当效法天经地义为基本原则,员工在公司里,当遵守岗位要求。效法天之明,教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用地利,教民耕种五谷。上司要教导员工,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是员工的本分。以上顺乎天地之理,来治理天下。这样的教化,自然合乎了民众心理,民众都乐意听从,政治不待严厉而自治。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管理企业,如果都能做到,那企业自然不用整天唱高调,或实行什么“严格”管理。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
 
管理释义:先王见教育可以辅助政治,教化民俗,老板见企业文化可以影响员工。所以他们都以身作则,在社会和企业倡导博爱,使民众效法他的博爱精神,爱其亲人,员工效法他的博爱精神,爱戴上司。宣扬道德和仁义,以感化民众,民众自然会兴起力行。倡导企业文化和宣传优秀人物,员工自然就效法。先实行敬谨和谦让,作为民众和员工的表率,民众和员工自然会敬让,不会发生争端。诱导民众和员工以礼乐教化,自然就相亲相敬,和平相处。再晓示民众和员工什么是好的,符合公司文化的,要给出奖励,什么是坏的,违背了公司文化,要给出惩罚,民众和员工就自然晓得法令了。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管理释义:孔子引诗经小雅篇节南山章的这一段话,是说明周朝有显耀的一位姓尹的太师官,他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为民众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为国家元首,以身作则,那天下的民众还能不爱戴和尊敬吗?
 
综合解释:本章用天地运行来比喻,天和地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做,不超越自己的本分,企业中的人同样如此,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这样他可以得到下属的尊敬,也可以影响员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进而形成企业的文化。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