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用《孝经》智慧管理企业(三)(3)

2010-05-27 09:58
来源:博瑞管理在线 作者:郝志强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管理释义:子女的孝心就是在父母膝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管理释义:子女的孝心就是在父母膝下玩耍时形成的,随着他长大,供养父母的想法就逐渐产生了。圣人用严格教育,来产生出尊敬来,用亲爱教育,产生出关爱来。圣人的教育不需要整顿,天然就成了,他的管理不严厉,但得到了治理,所凭借的都是根本而已。所以企业中的上司,要善于培养员工,善于为员工着想,这样才能换来员工的尊敬和爱戴,管理也就不严而治的顺当了。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管理释义:父子之爱是天生的关系,君臣关系是义的关系。因为是父母所生,所以要为父母继续香火。因为是被君主和上司看重,接受上司亲自指点,所以要对上司厚重和忠诚,所谓忠诚于企业,其实最终是忠诚于企业中的某个人,最直接的就是忠诚于上司。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管理释义:所以不爱他的亲人,而爱别人,就是违背了道德。不尊敬亲人,而尊敬别人,就是违背了礼教。如果不用顺从,而用那些大逆不道的人,不会带来善行,而一定会招惹凶德。即使达到了目的,也是君子所不采用的。我们看到很多宣传上都说“某某人在父亲重病期间,坚守在岗位上,努力完成了任务,挽回了国家多少多少财产。”于是树立成了先进人物。其实这是根本错误的,如果企业把这样不讲人性的人作为榜样,他们连亲人都不爱,更爱外人,更爱工作,怎么可能带来良好的企业风气,难道你要在企业创造一种,工作比亲人更重要的风气吗?那些爱工作甚过亲人的人是要被炒掉的,他的上司也要被炒掉,为什么让工作离不开这个人,这是管理的失败。即便这样能达到某些短期目的,也是君子不取的,作为企业用人,还是要坚持品德第一的原则。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管理释义:君子和优秀管理者的做法不是这样的,他讲出的话,要思量使人称道才讲,他做事,必定思量对方接受才做,他的德行必定为人尊敬,做事必定为人效法。他的容貌和举止,端庄大方,进退都合乎礼仪。这样来居上临下,管理百姓、管理员工,那百姓和员工又畏服又爱敬他,并以他为模范。这样就能完成德教,政令顺利地推行了。简单地来说,管理者要靠说话,做事来显示自己的专业性,来获得下属的尊敬,并在品德上无可挑剔,才能以才和以德服下属,否则就很容易失去管理者的威信,让公司的政令执行不下去。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管理释义:孔子引诗经的话:“君子和优秀的管理者,专业性和威仪礼节,没有差错,他才能为人作模范,而为百姓和员工尊重,并效法。”
 
综合解释:本章强调德威,用专业性来体现威,用爱心来体现德。优秀的管理者是德威并重的,来取得下属的信任,让下属相信自己是安全的,相信上司可以给下属带来专业上的提升。在内外兼修的情况下,爱敬并施,自然德教顺利而成,政令不严而治了。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