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孝经》智慧管理企业(三)(2)
2010-05-27 09:58
孝治章第八:孝的巨大作用 上面说出了孝道的来源,是效法天地的,这里进一步说出社会高层、公司高层,如果能做到的话,就可以得到百姓和员工的拥
孝治章第八:孝的巨大作用
上面说出了孝道的来源,是效法天地的,这里进一步说出社会高层、公司高层,如果能做到的话,就可以得到百姓和员工的拥护,这才是孝的本意。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管理释义:孔子再进一步讲述说:昔日的明哲圣王,用孝道治理天下时,会爱敬他人。即便是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失礼,更何况自己的直属大臣呢?因此诸侯不敢失礼,小国都欣然服从,远近朝贡。在企业中,如果老板能真心感谢所有员工,对供应商、对客户、对消费者、对下属都充满了爱敬,那一定可以换会大家对老板的尊敬和效忠,公司也可以得到发展。
治国者不敢侮於鳏寡,而况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管理释义:诸侯们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用爱敬治理国家。连可怜鳏夫寡妇,都不敢加以侮慢。何况一般的百姓呢?因此得到了全国百姓的欢心,照这样服务天子,不是尽到了本分和孝道吗?企业经理也是同样,如果能体谅一下那些稍微落后的人,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样员工才能安心,才能卖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管理释义:卿大夫等的治家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推其爱敬达于臣妾,这样就可以得到全家的欢心,这就是在奉事双亲。企业中的中层干部,如果能关心下属的需求,培养下属,同时与同僚处理好关系,那就是在辅佐上司了。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管理释义:如果所有的官吏和管理者,都能做到以孝治理天下,那做父母的人,就可以安心,去世了以后,就很欢欣地受用祭礼。照这样治理天下国家,就可以天下太平,灾害不生,祸乱也没有了。那就知道圣王以孝治天下国家,效果是如何好了。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者在企业培养了孝的文化,并对下属爱护,那他在位置上时,下属尊爱他,他离开了职位,也会被怀念,企业也没有什么“叛变”之类的问题。所以说优秀的管理者,用孝的本分和爱心来管理公司,效果是如此的大。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管理释义:孔子引诗经大雅篇说:上层的良好的道德行为,四方的人会被感化,没有不顺从他的。
综合理解:对父母的孝要推广到旁人身上去,这就是爱心,管理者尤其要建立这样的道德高地,用道德的力量来服人。企业高层同样如此,在尽到自己本分的同时,还要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本、以消费者为本,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的支持,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培养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长治久安。
圣治章第九:孝是最基本的原则
曾子听孔子说明了明王“以孝治天下”,实现天下太平,再问圣人之德,有比孝更大的吗?孔子再次强调了孝道。再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
管理释义:曾子听孔子说孝道之广大,也听说了社会上都在讲“创新”、“战略”、“文化”,于是再次问孝道,还有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孝道更高明的了。孔子说:人生与天地之间,人是最可贵的。人的行为是由人产生的,孝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贵的,没有超出孝道的了。
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管理释义:在家里,严父可以教导出孝子,在公司,严格的上司,可以训练出优秀的员工。在家尊敬父亲,在公司尊敬上司,这是符合天道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自古以来,只有周公作到这一点。
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管理释义:周朝时,武王逝世,周公辅相成王,摄理国家政治,制礼作乐,传播文化。于是周公在郊区祭祀后羿,来符合公司的文化传统。在宗族的庙堂中祭祀文王,来配合上帝。在这样的示范下,所以整个社会,都按照自己的职位来工作。圣人的道德,又怎么超过了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