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管理的基本方法:“隆礼重法”(2)
2010-05-28 16:07
平政爱民是荀子的另一重要治理手段。平政目的是要使百姓安政,要使庶人安政,绝不能滥用刑罚,暴虐人民,而应该是爱民,施恩惠于民,养民富民。荀
“平政爱民”是荀子的另一重要治理手段。“平政”目的是要使百姓“安政”,要使“庶人安政”,绝不能滥用刑罚,暴虐人民,而应该是爱民,施恩惠于民,养民富民。荀子认为,实行“平政爱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百姓安政,国君才能安位。民安君安,社会才能安宁和谐。所以,荀子认为:“平政爱民”,“隆礼致士”,“尚贤使能”是国君执政的三个“大节。”“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矣。”(《王制篇》)实行“平政爱民”的重要措施之二,反对“上溢下漏”,“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的剥削行为。荀子认为,“王者之法”,取于民要合理,要按等级收税,要办理好民众的事情,利用好万物。荀子说:“田野什一,关市讥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根据土地的好坏收税),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同上)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养民”,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平政爱民”的极重要的物质基础。荀子实行“平政爱民”的重要措施之三,反对滥用刑罚,施强暴于民。“重法”,施刑罚于民,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民安,君安,达到社会的安定。荀子说:“凡节奏(礼法制度)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致士篇》)。“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同上)从荀子“平政爱民”的政治主张中,看出荀子虽然认为“人之性恶”,但是仍然以“爱民”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也可以说,荀子把“人之性恶”作为政治立说和施政的“方便法门”而已。
“任贤使能”是荀子的再一重要治理手段。“尚贤”是儒家传统的用人路线。荀子特别强调“任贤使能”,他把任不任贤提到仁与不仁的高度,他说:“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非十二子篇》)相反,如果不尚贤就是不仁。在荀子的“性伪合而治”的治理模式中,君、师、贤构成三位一体,而又分别在治理国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荀子认为,作为国君要“临之以势”, (《正名篇》)要“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要“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要“爱民利民”,要“修身”,端正自己的德行,作民众的楷模。“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道篇》)君主也只有“化性起伪”,人性受到了改造之后,才能成为明君,否则就是暗君。荀子还十分强调“师”(贤人君子)的作用,有时把他与“法”相提并论。荀子说:“师者,所以正礼也。……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篇》)还说:“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有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儒效篇》)可见,“师”在“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君子”在实行王道政治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荀子说:“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君道篇》)“君子”是礼义法度制定者,又施行者,庶民行为的楷模。所以,只有尚贤而王,“尚贤推德而天下治”(《君子篇》)荀子指出:“尚贤使能”,不能“以世举贤”(《君子篇》),要“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能求之。”(《王霸篇》)“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者予。”(《成相篇》)要做到“无德不贵,无能不官。”(《王制篇》)要“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君道篇》),“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王制篇》)荀子认为,只有“尚贤使能”,才能君安民安,实现其治理的目标。
事实上,荀子是把“性”和“伪”置于矛盾的辩证统一之中的,他真正强调的“性伪合一”的理论,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各得其位)也。”(《礼论篇》)即是说,“性伪合而天下治”是荀子人性治理模式的最好表达。人性多欲,那就要满足人的生存的需求,尽量满足人的欲望;但是,人的欲望又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必须要用礼义来教化,使之节欲,把人们的欲望限制在“礼”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使人各自按照自己的职分、地位去行事,不能有僭越的行为。社会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等级的人,都按照“礼”规定,各安其本份,各得其位,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