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在论述《井冈山的斗争》时说:当时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和军委(陈毅为书记)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原则起源于中国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著名的围魏救赵就是出自这一战略原则:当时的魏国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有一次它依仗其强大实力,去攻打赵国。当打到赵国首都时,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赵国就派使者请齐国帮忙。于是,齐国派田忌为主将和孙膑为军师来领军救赵。当时的形势是,魏国虽然强大,但对于韩、赵、齐、燕等只是处于相对优势,所以它不得不尽起全国之兵去全力攻打赵国。那么它的后方必然兵力薄弱、空虚。孙膑看准这一机会就对田忌说:与其千里迢迢的直接去打兵强马壮的魏军,不如去打它兵力空虚,却又不得不救的都城——大梁。于是,齐军就真的像大梁进兵了,庞涓这时在前线一听说首都被围,连忙撤兵回救大梁。齐军料定魏军会回军大梁,所以以逸待劳的在半路打伏击,把魏军打了个大败。
不过,这一战略原则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避实击虚的范畴。它还包含了保存有生力量、以面制点、战略转移和地缘经济等战略意义。
1.让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保持有生力量。处于弱势地位的竞争者如果只会跟强势企业进行不自量力的对抗,结果就是覆灭。毛泽东主席形象的称之为:“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
商业竞争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许多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往往依仗其雄厚实力起来排挤弱小的中小企业;或是两家实力相当的企业常常在一起争个你死我活,最终两者都被削弱,都得不着好处。这样的情形,一味的硬碰硬的竞争,结果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弱的先倒下。这样的情况下,大企业拥有长久经营的渠道、客户关系和资本,所以未开始处于弱势的企业就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竞争,不但是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的企业不能争,实力弱于对手的企业更是不能去争。对于实力相当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消耗式竞争,除非于战略全局上有决定性作用,否则宁肯退让。例如,Intuit公司在进入财务软件领域时,不是直接挑战行业强势领导者,而是退却一步,集中优势力量于其战略生长点,方能最终超越竞争对手,成为财务行业领导者的。当时,财务软件既定的竞争模式是:功能最多的软件总是赢得市场。处于行业主导地位的“理财”软件和“金钱与理智”软件,占据了整个财务软件市场份额75%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力弱小的Intuit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去竞争,更不要说是战胜竞争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