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毛泽东智慧:农村包围城市原则(3)

2010-07-06 10:24
来源:中人网 作者:清雅
如果你所处的市场刚好位于由少数几个竞争者所垄断的寡头竞争市场或是夕阳市场,那么即使你的竞争力很强,仍然会出现做的多,收获的少的局面。这样
 
如果你所处的市场刚好位于由少数几个竞争者所垄断的寡头竞争市场或是夕阳市场,那么即使你的竞争力很强,仍然会出现做的多,收获的少的局面。这样的话,不如选择战略性转型,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恰好包含战略转型的指导原则。
 
战略性转移即可以转移到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市场、也可以转移到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完全竞争市场、当然也可以开创尚未开发的具有消费潜力和购买力的新兴市场,这一切将取决于你所处的具体消费环境和实力。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略转移史。从攻占城市到进驻农村、从土地革命的湘、赣、闽等省到长征、到陕北最终解放全中国,都是不断的在寻找生存、发展空间中转移。企业也是一样,没有一个市场或产品是永久的,企业需要跟随消费者需求趋势的变化而变化。享誉世界并被视为美国精神世界计算机巨蘖的IBM计算机公司,其实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做计算机的。说出来都有些不可思议,它开始的时候,是生产记账工具的。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历经百年而成为它今天的形态,当然这也许并不是它最终的形态,它仍将随着消费者趋势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的跨国企业,如IBM、美孚、埃克森和高盛等,实力虽然都到了一时无二的地步,但都无法跟消费者趋势变化相左。从工业时候开始、到现在、到未来,许多曾经辉煌的产业衰退、甚至消失了,而许多新的产业开始涌现了…。如果把这些跨国企业比做巨轮,那么万千的消费者就是大海,而消费者趋势就是大海的风向。任何逆消费趋势而行的东西都是注定失败的,像茫茫大海中面对风暴无助的巨轮一样。
 
可以这么说,没有永远繁荣而不衰退的产业。中国哲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没有永远的答案,只有永远的问题。老子也说,万物是变动不居的。环境在变、人在变,企业也需要时时应对变化,今天成功的因素、明天可能致企业于死地,如果不能应变的话。
 
那么应对变化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到现在,大家应该都感觉到了,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论断,而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战略思维体系。毛主席当年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只不过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实例,我们不能,也无需真的从农村开始。中国革命之所以选择农村包围城市,它是受当时各种因素制约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因素变了,不能死搬硬套。但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这一战略思想内涵,灵活的应用于今天的商业环境中。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