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老子·第六十八章》
老子认为: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勇;善于争战者,不涉愤怒;善于取胜者,不待交锋;善于用人者,态度谦下。这叫做不与客观自然相争的德行,是任用人才的能力,是符合天古之极致之道。
据历史记载,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以“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劝文种与他挂冠而去。文种不听,结果被越王逼杀。而范蠡因急流勇退,得以保全身家,自此潇洒江湖,成为一代富贾。
范蠡急流勇退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善于养生的做法。人们称赞他,其实等于是承认了他的明哲保身。
文种不以越王的这些缺点离他而走,自然不能一概斥之为贪恋权位。但因他的勇敢,而遭此下场,人们不嘲笑他不善自保,孔子也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人道则见,无道则隐。”文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游戏人生虽然可歌,但是也足以令人可泣。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古代有一个人,一次参加攻打别国的任务,将军让他攻城,他拒不参加攻城的战斗,将军说:你如果攻入这个城市,我就把这个城市归你管理。这个人却回答说:你就是把一个国家给我,来换取我腿上的一根汗毛,我也是不会同意的。
地球日益变暖的现实,各种不治之症的丛生,是人类不知因果的造作,但是,也不能责怪人类,因为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并没有经过两次,虽然古圣先贤给我们提出过警告,但是,这些哲学的深刻的幽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类忘却,作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就像老子表述的那样,踮起自己的脚跟,遥望着未来,跨出大步,不惜冒着跌落悬崖的危险,事实上,有很多本不该发生的灾难发生了,很多不该陨落的生命在夭折,这不正是说明人的自大和无知吗!
老子说:固执己见者,不能全面明察;自以为是者,不能是非昭彰;自我夸耀者,不能成全其功;自高自大者,不能有所长进。
许多人很容易忘记生命的重要,他们往往盯着目标,而忘记看脚下的路,这道路毕竟是由生命来旅行的,没有生命便没有一切!这个警示更应该放在书桌旁,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在生命的脆弱面前,我们没有理由自高自大。
(责任编辑:青城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