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楚文化背景下的《庄子》(3)

2010-07-27 09: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义
然而当这类悟道故事旅行到宋国,我们发现,《庄子》中的宋人,大多数都很朴拙,甚至拙劣。最明显的莫过于运斤成风故事的后半部分,宋元君听说石工
然而当这类悟道故事旅行到宋国,我们发现,《庄子》中的宋人,大多数都很朴拙,甚至拙劣。最明显的莫过于“运斤成风”故事的后半部分,宋元君听说石工匠的技艺如此了得,就请来为自己表演砍削,石工匠敬谢不敏:“臣则尝能斵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楚国石工匠技艺高超,宋元君请石工匠来表演,显见得喜欢跟风,结果又被石工匠拒绝,两厢对照,楚石匠的机智,宋贵族的笨拙,清晰可见。
 
《庄子》既反感于宋国的封闭性,又对宋国势利之徒深恶痛绝。《列御寇》篇记宋人曹商为宋王使秦,得车百乘返宋,嘲笑庄子穷处阨巷的落魄相,庄子则反讽他为吮痈舐痔者流,说是“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刻画出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庄子为何对宋人如此反感呢?在《庄子》中,我们发现,庄子山行多见巨树狸雁,由此可以知道他的家族流落到宋国,居处荒芜,身近自然,这就表明,庄子在宋国,是未能融入的客族,所以写宋人的时候便心存隔膜。如果进一步考释,就会发现宋人的愚拙与宋国政治的封闭性有关,梳理《左传》对列国政治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宋国始终是公族执政,不崇客卿。庄子在宋国担任着不合高士身份的“漆园吏”的卑职,大概与这种不崇客卿的封闭性有关。这种自持而排他的政治结构,也造成游动于列国的诸子对于宋人愚拙的反感,并不限于庄子一人,比如《孟子》的“揠苗助长”,《韩非子》的“守株待兔”,都是著名的“宋国故事”。
 
庄子在宋国,居于荒野之地,做了很多梦。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没有写梦,《道德经》五千个字,没有梦字。跟庄子同时代的孟子,也不写梦,《孟子》三万四千字,一个梦字也没有。《论语》有一个梦字,这就是孔子叹息没有梦见周公,他做的是政治梦,而庄子做的是生命体验的梦。庄子写了11个梦,他思考着,到底做梦的时候是真的呢?还是醒过来的时候是真的呢?这真实的分界,生命的分界在哪呢?到底是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庄呢?庄子开了一个传统,用梦来体验生命。
 
草根人物与言意之辩
 
庄子文章来自水木丰茂、百物繁滋的林野,带有林野文章的清新、奇异和神秘,是文人呼吸着林野空气的适意悟道的写作。他可以随手拈来林野百物和民间异人的故事,引发哲性奇思。
 
《庄子》的林野风貌,与他多写草根人物有关。《庄子》常在草根人物身上,发现出人意表的深刻思想,如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取材于厨师,可见道生于草根。再如“轮扁斫轮”的寓言,说一位名叫扁的工匠在齐桓公的读书堂下修车轮,多嘴说齐桓公所读的“圣人之言”是“古人之糟魄(粕)”,惹怒了齐桓公,他解释说:“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人类的经验和智慧,书面失载的肯定远大于书面已载的,但已载的也不应全盘否认,多是按当时知识者价值观选择的值得记载的精华。庄子以一位行年七十老斫轮评议古人之糟粕,是以一个草根人物,一个民间实践者的体认,挑战书面写作者的话语权,是与“敬惜字纸”的立场相异的。
 
庄子还论道寓言引向草木虫鱼、自然万物。庄子书中写了很多植物和动物,简直是一个诗人诗化了的博物志。《庄子》中的树木,比比皆是。惠子嘲讽庄子之言“大而无用”,既像大葫芦那样薄而易碎,又像樗树(大臭椿)那样,树干臃肿不中绳墨,小枝卷曲不中规矩,长在路边,木匠不屑一顾。庄子反驳说,你担心大臭椿无用,但正因无用,才无斤斧之灾,这个观点,庄子再三表达。匠石见栎社树,径大十丈,荫蔽数千牛,因其疏脆易败,“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南伯子綦见大木,荫蔽处可以结驷千乘,因拳曲不成材,没有像其它杂木中道夭于斧斤,从而得终其天年。(《人间世》)庄子山行,见大木枝叶繁茂,伐木者因其“无所可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山木》)。游乎尘垢之外而超越世俗功利伦理的“无用而大用”的思想,是庄子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树木,犹如路标,引导我们进入庄子之道。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