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道家之道不可言说(2)

2010-08-11 14:22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熊华堂
老子认为,有与无,都是出于一处的,只是名相不同。你从无中去观,可以得道,你从有中去观,同样也可以得道。万法之中,无一法不来自于大道,无一
老子认为,有与无,都是出于一处的,只是名相不同。你从“无”中去观,可以得道,你从“有”中去观,同样也可以得道。万法之中,无一法不来自于大道,无一法不隐含大道。这其中的玄妙非常精深、微妙,只可以心中参悟,不可以口中言说的。
 
庄子在《知北游》中就有一段关于道的精彩对话,大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体悟道的深味了。
 
泰清问无穷说:你懂得道吗?
 
无穷说:不知道。
 
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
 
泰清说:你所知的道,有具体的说明吗?
 
无为回答说:有。
 
泰清又问:是什么?
 
无为说:我所知的道,贵可以为帝王,贱可以为仆役,可以聚合为生,可以分散为死。
 
泰清把这番话告诉无始说:无穷说他不知道,无为却说他知道,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不知道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浅了。前者是属于内涵的,后者只是表面的。
 
于是泰清抬头叹息说:不知就是知,知反为不知,那么究竟谁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无始回答说:道是不用耳朵听来的,听来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来的,看来的道不足以为道。道更不是可以说得出来的,说得出来的道,又怎么称得上是道呢?你可知道主宰形体的本身并不是形体吗?任何名称都是不能说明大道的。
 
继而无始又说:有人问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连那问“道”的人,也是没有听过“道”的。因为道是不能问的,即使问了,也是无法回答的。不能问而一定要问,这种问是空洞乏味的,无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这个答案岂会有内容?用没有内容的话去回答空洞的问题,这种人外不能观察宇宙万物,内不知“道”的起源,当然也就不能攀登昆仑,遨游太虚的境地。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说,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言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白居易就很纳闷,他说,我从老子那里听到大道无言的教诲,但老子又为什么写了《道德经》呢?既然道不可言,那么,老子又为什么现身说法呢?其实,圣人不传道,凡人万年痴。所谓道不可言,是指言语无法形容“真道”,因为“道”乃空灵寂静,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表的。
 
圣人传道是在传自己的体认,是一种大仁爱,但能不能体悟道法还需看各自的根器了。
(责任编辑:青城论道)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