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以下,人的使命各不相同,人的归宿却该一样。天所期待的人的归宿,都是不断升华,升华到生命诞生之初的高层境界,亦即返本归真,恢复到高级生命的本来状态。返归的根本途径,就是重德与悟道。重德,即使未能见道,却仍在道中,道自会同化于人。
百姓与君,仅是天所安排的位置不同,在能否返归的标准面前,没有任何差异:诚实、正直、仁爱与敢于担当,即获上天佑护;以他者为念,以天下为念,纳万方之罪于一身,最大限度失去自我,即为大德之人。
人之有德,则无所不得。君之有德,则天下大治。所以为君,不是为了拥有,而是为了失去;不是为了显赫,而是为了埋沉;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担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如此器量,如此大誓,足惊天地而泣鬼神。今世颠倒,所以天灾人祸频仍,所以很多生命已经自绝生路。
齐景公听到晏子去世的噩耗,驾车飞奔晏子家。途中因嫌马车跑得慢,自己下车奔跑。一会儿又觉得马车速度快,继续乘车赶路。如此反复四次,才赶到晏子家。景公伏在晏子身上痛哭:“先生不分昼夜地规劝我,连细小的事都不忽略。从前我和先生在公阜游玩,一天之中就三次劝谏,决不屈从我的意见,现在谁还能这样呢!失去了先生,是上天降祸给齐国啊!齐国的江山社稷岂不是遭遇危险吗?我失去了先生,该怎么办呢?”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太宗流泪而语:“一个人用铜作镜,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听听他们对君子之失的哭诉,即知君之所以为君的本份。君多自称天子,可以代天行令。就其使命而言,此言不假。但天下之人,俱是上天之子,且是上天败坏到了不得不堕落到人间的臣民。所以谁都只有沿着道德之路升华,做有德之人,悟返本之道,才能超凡出尘,才能为天所呵护,才能永远离开既迷且苦的红尘。
(编辑:晴天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