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孟子:真正的勇敢是勇于面对自己

2009-06-25 17:3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所以真正的勇敢是以道义作为依归的。我们今天谈到三种勇敢,使我们可以从里面学到儒家的思想。

提到勇敢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在司马迁史记里面有刺客列传。他笔下的那些刺客,各个都非常的勇猛,视死如归。看来令人敬畏,那么孟子怎么样去描写勇敢呢?他的第一种勇敢就跟刺客类似的。

我们看他这样写,他说这种人,以北宫黝做例子,他培养勇气的方法是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他觉得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好像在公共场所鞭打他一样。他既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他把刺杀大国君主跟刺杀平凡小民看成差不多。听到斥骂的声音,一定反击回去。

我们平常会注意到后面六个字,恶声至必反之。这样的人确实很强悍,一个人如果不怕死的话,你对他毫无办法,在老子里面也提到类似的观点。

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如果被逼得走投无路,对死亡毫不害怕的话,你用死来吓他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勇敢,一听就知道好像要同归于尽。那么他需要的条件太多,像武功要过人,身体要非常的强壮这些。不一定每个人都做得到。这是一种向外发散的勇气,那么接着孟子谈到第二种勇敢,他就以孟施者做例子,他说孟施者他的培养勇气,他就说,他说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如果衡量打得过才前进,考虑可以胜才交战,那是畏惧众多军队的人。

我怎能做到必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所以相比之下,我们就知道这第二种比较深刻。为什么?他是一种心理建设,就是我心里面要认为,我一定可以胜,我一定会成功。我们看到现代人,很多从事直销事业的,他要推销东西之前,就要跟自己说,一定可以成功。别人做得到我也做得到。那这种心理建设,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那么这是第二种,他比较内敛。自我要求跟第一种的外发是对照的情况。

但是这两种勇气,都还不是孟子所欣赏的,他第三种就提到孔子的话。那么孔子的话是经过曾参传下来的,所以孟子就引用曾参的话。他说曾参跟他的学生子襄说,你想勇气勇敢吗?那么我告诉你,我曾经听过我的老师孔子他说过真正的大勇。他怎么说呢?他说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怎能不害怕呢?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也向前走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