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孟子的“为政之道”(2)

2009-07-21 16:19
来源:未知 作者:小编X
他说:“大禹讨厌美酒而喜欢合理的言论。商汤把握公正的原则,选拔贤人没有固定的方法。周文王看待百姓有如他们受了伤,总是抚慰;望着正道却像没

他说:“大禹讨厌美酒而喜欢合理的言论。商汤把握公正的原则,选拔贤人没有固定的方法。周文王看待百姓有如他们受了伤,总是抚慰;望着正道却像没有看见,总是上进。周武王不轻慢身边的臣子,也不遗忘远方的臣子。周公想要融合三代圣王表现,实践上述四方面的美德;如果有不合当时情况的,就仰起头思考,夜以继日;侥幸想通了,就坐着等候天亮,立即去实践。”

夏朝的禹,商朝的汤,周朝的文王与武王,都是开国明君。到了周公则想集其大成,制礼作乐,为国家奠下恒久的基业。他的名字是“旦”,正好符合“坐以待旦”的表现,力图使整个社会进入光天化日的理想阶段。后来孔子即以他为楷模,经常“梦见周公”。现在经由孟子的解说,可知周公何以值得我们推崇。为政之道,就是要承担责任,想办法让百姓善度此生。

二、人饥己饥

在孔子心目中,大禹治水有功,后稷负责农业,都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他的学生颜回能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保持快乐的心境,也同样值得称赞。

孟子引申此一观点,说:“大禹、后稷、颜回所取的原则是相同的。大禹想到天下的人有溺水的,就好像是自己让他们溺水的一样;后稷想到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就好像是自己让他们挨饿的一样,所以才会那么急迫要去拯救。大禹、后稷、颜回如果互相交换处境,所做的事也会一样的。假定现在有同住一屋的人打架,为了阻止他们,即使披散着头发戴上帽子而未系帽带,也是可以的。如果是同乡的邻人打架,也披散着头发戴上帽子而未系帽带就赶去阻止,那就是胡涂了;这时即使关上门不管,也是可以的。”

圣贤的用心是一样的,具体作法则要依环境与条件而定,所以颜回如果从政,应该也会有杰出的政绩。孟子在文中所举的“打架”例子,是要强调大禹与后稷没有逃避的余地,必须奋不顾身去拯救百姓;相对于此,颜回则身处乱世,没有机会去改变天下的大势,因而也只能“住在破旧的巷子里,靠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活下去。”这三位人物的际遇不同,但是都尽了自己的责任。

(责任编辑:成物)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