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儒家文化之精奥(三):重文,重礼,重气节

2009-07-28 11:30
来源:一元一 作者:王文元
世界上再无中国这样重文的民族,没有儒家这样重文的学问体系,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让“文”如此深入人心。即使是武将也往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绝非白丁。

以往言儒家必数经史子集,道人伦义理,人们尤钟孔子之仁义,孟子之心性,荀子之性恶,董子之君权神授,邵子之太极,周子之道德性命,二程之天理,陆子之心学,朱子之理气,王船山之行先知后,王守仁之知行合一……不免精于粗而忽于细,明于理而蔽于形。儒家精奥在于儒家文化外形:求美,求善,求仁义;忧国,忧民,忧天下;重文,重礼,重气节;畏天,畏地,畏天命。本文略谈重文,重礼,重气节。

严羽云:天下有可废之人, 无可废之言。儒家士大夫杜奢端, 昭俭德, 以德修身, 以文为能, 以文显身, 怀玉待价。

在中国, 早期的文字是一种图腾, 被先民崇拜, 文字是祭祀、祈祷与庄重行事的重要媒介。儒家的重文乃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形, 主要是因为汉字乃美之载体,汉字本身就取自自然, 世间之物, 善始者众, 克终者寡。儒家慎始敬终, 其最大的优长就是天然地与汉字结成同盟, 截止到20 世纪初, 自从儒家诞生, 这一同盟就未被打破过。

汉字恩渥备至, 适变随时, 为儒家之利器, 正所谓志之所至, 诗文亦至焉;任心而扬, 唯意所适焉。写文章究竟为了什么? 孟子有精妙的回答:“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言外之意,小人者,无赤子之心者也。儒家的“赤子说”与道家(老子) 的“赤子说”完全不同,前者主张不失赤子之心。后者主张回归赤子。回归是不可能的,儒家的不失赤子之心更具有实际意义。写作是不失赤子之心的有效手段。儒家士大夫中的文章高手几乎都是道德楷模。

世界上再无中国这样重文的民族,没有儒家这样重文的学问体系,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让“文”如此深入人心。即使是武将也往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绝非白丁。据说张飞、岳飞都是书法家,武将辛弃疾是著名词人。文之弄人,饶乐若此!

(责任编辑:正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