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人性本善,弃恶从善

2009-10-10 14: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善”是人间的高处,也是人的本性之所向。人往善走,就像水往下流一样,是顺乎本性,最自然的事情。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虽然通俗,但是含有深刻的道理。问题在于:水的本性是往低处流,最后都流入大海;人的本性是否往高处走呢?这里所说的“高处”又代表什么?

如果“高处”代表世间的成就,像名声、财富、权力、地位,那么人与人之间恐怕只有残酷的竞争,而没有和谐的互助。因为在事实上,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走到这样的高处。

换个角度来看,孟子为这个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因此,“善”是人间的高处,也是人的本性之所向。人往善走,就像水往下流一样,是顺乎本性,最自然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世间仍有罪恶,每一个人也都有可能失足堕落呢?孟子认为,这是外在的环境及力量所造成的结果。譬如,用手拍水,可以使水飞溅到额头上,这是靠着外力的干涉;同时,配合水管的设计,可以引水上山,形成倒流现象。那么,人性呢?

人是最善于学习及模仿的动物,因此他的知识可以累积发展,开创文明的世界,但是他的行为也同样容易受到环境及外力的影响,甚至到达遗忘本性的地步,做出许多不妥当的事,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为什么说他伤害自己呢?因为他违背了自己本性的要求,没有往高处走,没有实现内在的趋力,没有行善避恶。水可能暂时受制于环境及外力,但是一有机会它就恢复本性,往低处流去。人呢?

只要人深切反省,就会发现内在的趋力是向善的,并且一有机会,也会努力弃恶从善。但是,人比水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人可以主动地创造这种机会,甚至为了遵行内心的指示,而向不理想的环境及外力挑战。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