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天子的孝道:敬爱父母,施行德教

2009-10-23 15:5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姚淦铭
天子自身敬重父母,那么这也就是天子在施教化,使得天下的人都不敢侮慢于他人,这就是天资的孝道。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从《孝经·天子章》开始,孔子论说不同层次的人的孝道,即自天子而下,至于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人的行孝奉亲之事,一共讲了五章,所以又被称为“五孝”。古代天子最尊,因此首先是论说天子的孝。

天子要有博爱之心,且要有博爱之行。天子还要广施教化,使得天下的人都关爱自己的父母,都不敢憎恶他人。这就要先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庭做起,否则谈不上博爱。

天子自身敬重父母,那么这也就是天子在施教化,使得天下的人都不敢侮慢于他人了。孔子指出,天子要从自身做起,行爱敬父母,那么自己就不敢侮慢他人了,同时也教化其他人对父母的爱敬,并且也不敢侮慢其他人了。

此有两点可明:由天子生发的“爱亲”、“敬亲”,延伸为天子的“不敢恶于人”、“不敢慢于人”,这是对他人的博爱与广敬,由此也就有了对百姓的普遍的爱与敬了。此其一。由天子这一表率,再转换为他人之间、民众之间的博爱与广敬,社会出现了彼此之间的爱与敬。此其二。天子竭尽了爱与敬来奉事父母,而将道德教化施加到百姓。天子成为四海之内效法的榜样、表率。

天子一人行善尽孝,那么民众们也都获利,而得到天下的太平吉祥了。孔子运用到《孝经》里来,帮助论证自己的观点。

孔子将孝道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模式化的建构,并将其内部分析为五层,即是“五孝”,而其中最高层次的便是天子之孝。孔子首先从论说天子的行孝:一是天子应该行孝道,并由这种孝道推广出去,教化开来,形成一种博爱与广敬。二是由自己的博爱与广敬,教化感化他人,而变化为普遍的社会的博爱与广敬。三是着重揭示高势位的行孝对下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今天人们早已经没有了那一套陈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的分别了。但是孔子的智慧依然能启示我们,社会上层的道德倡导与修养对下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一个单位也还是这样。因此道德倡导与修养,不仅有一个从我做起的问题,还有一个从高层做起、从上层做起的问题。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