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事死如事生:孝道的最后表现

2010-03-13 10:50
来源:悲智佛网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
事死如事生:孝道的最后表现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丧尽礼,祭尽诚”:给父母办理丧事时,一定要依照《礼记》等中的要求,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尽礼节不是铺张浪费,而是庄严肃穆、诚心诚意。现在某些地方,办丧事特别奢侈,这没有实在意义。形式上的丧礼,不是真正尽到礼节,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话,就给他念经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应按照各自的传统来办丧事。这一点很重要!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时候,亡人虽已远离我们,但仍应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对待。比如,父母健在时,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认认真真、如理如法,那么现在哀悼他的时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样谨慎。
 
     从这个偈颂也看得出来,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后,只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处理完尸体即可,至于他的灵魂来世感受痛苦还是快乐,因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断了。如同佛教的声闻乘,他们的观点虽然好,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儒家虽在“孝”方面有它的特点,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观察。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给亡人烧纸钱,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欢车的,就扎纸车烧给他;喜欢别墅的,就做纸别墅烧给他……此举按佛教的观点来讲,可能无利无害,你给他烧了多少钱,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过有些地方的纸钱,样子跟一百元人民币相仿,只是把毛泽东的头像换成了阎罗王。但不管怎么样,中阴身会不会真得到这些钱呢?不好说。
 
     在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仪轨来烧烟烟,进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头、骨灰带到拉萨等圣地去。过去有一个时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后来宗教稍微开放时,人们又把骨头重新挖出来,做各种超度仪式。
 
     所以,作为子女,父母去世后一定要处理好后事。其实,把一切寄托在钱上肯定不行,没有孝、没有敬,人类就难以真正立足。所以,钱再多也无法带来快乐,更无法成办今生来世的永恒大乐。故一定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学习有益的经论,帮助一切有缘众生,这才是快乐之源!
(责任编辑:大成至圣)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