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戚继光《风涛歌》 :通俗易懂、军民中广为流传的军歌

2009-06-24 17: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海棠依旧
他查阅有关资料,到处留心察访,研究生物动态结合天象变化,摸清风侯规律,根据实地观察所得,写了一支通俗易诵的《风涛歌》在军民中广为传唱。

戚家军在宁德抗倭期间,正值壬戍夏秋之间,沿海一带常有台风袭击,眼看军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戚继光忧心忡忡,食不甘味。为了免除由于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苦难,他查阅有关资料,到处留心察访,研究生物动态结合天象变化,摸清风侯规律,根据实地观察所得,写了一支通俗易诵的《风涛歌》在军民中广为传唱。歌词写道:

“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阙,何方有风。日没脂红,无雨风骤。反照没前,胭脂没后。星光闪烁,必定风作。海沙云起,谓之风潮,名曰飓风。大雨相交,单起单止,双起双消。早晚风和,明日更多。暴风日暮,夜起必毒。风急云起,愈急必雨。雨最难晴,应防暴生。春易传报,早生晚耗。一日南来,一日北到。南风防尾,北风防头,南吹愈急,北必不专。云多车形,大主风声。云下四野,如雾如烟,名曰风花,主有风天。云若鳞次,不雨风颠。雨陈西北,风如泼墨。起作眉梁,风雨先。雨急易霁,天晴无妨,水生靛青,主有风行。海燕成群,风雨便临。白肚风作,乌肚雨淋。海猪乱起,风不可已。逍遥夜叫,风雨即至。一声风,二声雨,三声四声断风雨。虾龙得纬,必主风水。蛇盘芦上,水高若干;头垂立至,头高稍延。月尽无风,来朔风雨。廿五、六若无雨,初三、四莫行船。春有廿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打头,楝花风打尾。正月忌七、八,北风必定发。二月忌初二,三月忌清明,五月忌夏至。正月落雪起,算至百廿日,期内必难止。欲知彭祖忌,六月十二日,前后三四宵必不爽,此朝七、八三日内,必有北风还。九九当前,后三、四日内难消。十月忌初五,三、四日前后,冬至风不爽。腊月二十四间,月临箕、毕、翼轸四宿,风起最准。”

据《宁德县志》评语:“当时倭寇猖狂,戚继光作此歌,水师中无不传诵者。其言近谚,实观天察地之精神寓然。不特行军者宜知也,即商艘贾舶,小艇渔船往来海上无不当熟察风侯,确守前言,以期利涉焉”。可见戚继光的《风涛歌》在当时传唱之广与影响之深。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