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军事将领白起:秦国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之一(三)

2009-07-14 11:1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岁月痕迹
虽然白起三伐荆楚未能最终灭亡楚国,但是白起作为统帅,充分展现出了自己大无畏的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惊艳绝伦的领导才能。

三伐荆楚

如果说伊阙之战是白起开山之作的话,那么最可展现出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战略思想且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则要数他三伐荆楚的鄢郢之战。此时已是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在历经十余年的攻伐战争之后,与秦国毗邻的韩、魏国力急速下滑,基本丧失了反击之力。但秦国欲想更进一步则会面临韩、魏全国军民的全力抵抗,再去攻伐韩、魏显然非明智之举。而同为三晋之一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国力大增,而军事方面又有廉颇、李牧此等良将坐镇,亦使得秦国不可轻言决战。数次试探性交锋后,秦昭王只得选择与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省渑池西)进行会盟,暂时性的息兵言和,并将征伐的重心转移到位处南方的楚国。

秦昭王(公元前324——前251年),又称秦昭襄王,前后在位56年,是为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在政治军事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也就是在他在位期间,秦国对六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楚国虽曾是一方霸主,然而主上昏庸无能、亲小人远贤臣,致使奸臣当道;朝廷肆意剥削,不恤百姓疾苦,致使百姓心离;良将匮乏,城池不修,致使守备松弛。在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楚国国力日益衰退。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毕竟疆域辽阔,“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偏偏强敌赵国虎视眈眈,韩、魏两国虽弱而尚存。一旦全力伐楚,韩赵魏是否趁虚而入,这些都是变数,不可不考虑得当。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秦昭王一纸调令将白起从秦赵前线拉回,命其率数万之众兴师伐楚,而秦国的主力大军却仍放在秦赵边境抵御赵军的进攻。

一心二用,从理论上讲已犯了兵家之大忌,且深入敌国腹地,以数万之众抗衡对手十倍以上之兵力,以期攻城略地,无疑于痴人说梦。任谁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奇迹的诞生便是建立在不可能的基础之上。白起似乎天生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楚国曾是一方霸主,其疆域最辽阔时曾囊括鄂、湘、赣、黔、渝、豫、皖、鲁、苏、浙近十省地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