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军事将领白起:秦国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之一(五)

2009-07-14 11: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岁月痕迹
白起,为战而生,缘战而起,却非死于战场,悲哉!

白起深谙指挥之道,尤其在军事韬略上造诣极深。他从廉颇坚壁清野而被撤职便已推知赵括必将一反廉颇谨慎之战略,力主大举进攻。敌军基本作战思路了然于胸之后,他在开战前便确立了“诱、围、割、断、歼”的战略思想。果然在战争初期,赵括便积极进攻,寻求正面战场上的突破。这位只会纸上谈兵的狂妄人物哪里知道,一个早已编织得天衣无缝的圈套正等着他来钻。

白起先是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出营挑战,以求“自取其辱”,使赵军放松警惕。 而后派王龁出任先锋假意出击,“不敌”赵军之后佯装败退诱敌深入,赵括在不明虚实的状况下贸然追击。在将赵军引入预定地点之后,白起启用司马错、司马梗两路奇兵,从侧路迂回包抄,断绝其后路同时也将赵军完全包围。而后以大将胡伤引兵两万,直插赵军中路,将其一分为二。又令王翦、蒙骜领五千轻骑兵伺候接应,进行轮番骚扰。赵军很快便被完全分割包围,数次突破均以失败而告终。秦王听闻赵军已被包围之后,立即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并赏赐民爵一级,以彻底阻绝赵国的援军与粮草。

长平之战决战示意图,白起包围作战之思路一览无遗。

在白起的军事指挥下,在秦王倾全国之力的支持下,赵军被层层围困。没有援军、没有粮草,渐已陷入生理、心理双重绝境的赵国士兵甚至已有自相杀食之举动。在断水断粮四十六天之后,赵括不得已之下重新集结部队,先后分兵四队开始轮番突围,终未能突破重围。而赵括也被乱箭射杀,赵军四十万众无奈投降。然而白起却以“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之理由,使诈坑杀了近四十万降兵,仅余下240多个小兵送还赵国。

这场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堪称春秋战国时代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就结果而言,赵军近乎全军覆没,秦军则死亡过半,以秦国的获胜而告终,自此,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不可逆转。

长平之战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再度向我们展示出了他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却几乎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无耻坑杀四十万降兵,令白起背上了不仁不义的罪名。而他取得的高不可攀却又无法加封的军功,更让他成为自己君主首要的防范对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