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点燃葬送明朝的导火索:一只鸡引发的兵变(二)(2)

2009-07-29 16: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此时,孙元化麾下的辽东兵将近四万,孙元化和徐光启将军队的建制由卫所制改为营制,他们计划每营4000人,其中战斗部队2000人,后勤人员2000人(战斗激

此时,孙元化麾下的辽东兵将近四万,孙元化和徐光启将军队的建制由卫所制改为营制,他们计划每营4000人,其中战斗部队2000人,后勤人员2000人(战斗激烈时也是战斗部队),配有双轮车120辆,炮车120辆,粮车60辆,共300辆,武器装备,西洋大炮16门、中炮80门、鹰铳100支、鸟铳 1200支,炮手还配备手铳(手枪),这样火器几乎人手一支,可以说这是一支极具“现代化”“机械化”装备的军队,为了适合近战,每个士兵还装备一把锋利的日本刀。他们采取的战斗策略是,与敌对阵时,以双轮车围成环形防御阵地,将火炮架在车上,同时士兵以车为掩体,释放火铳(火枪)火炮,让敌人无法近前,值得一提的还有炮车,这几乎就是坦克、装甲车雏形,士兵藏在车厢内躲避敌人的弓箭,车厢上有射击孔,可以发射火铳和中国独有的火器--火箭(火药助推的箭,一次能发射多支或连续发射箭矢,也就是所谓的“诸葛弩”),如果敌人突破了火力线,攻入车阵,士兵可以拔出刀与敌近战,日本刀及刀法的锋利凶猛是众所周知的,而平时拉车的马装上鞍具,就变成了战马,使步兵能变成骑兵。徐光启认为这样的部队不用多,若成就四、五营,则关内安危就不必担心;成就十营,则不必害怕关外势力;若成就十五营,则不必担心收复失土的问题了。虽然,车营制并不是徐光启的首创,但装备如此之多的火器的部队,还是非常罕见,孙元化当时所统率的辽东兵部队即为此类精锐火器营的样板试点。

然而,毕竟孙元化和徐光启都是文人,不了解军队的特点,在创建新军的同时却存在两个重大失误,一是中层军官的选拔,二是军队纪律的约束。辽东兵的领兵军官一般还是毛文龙的旧部,这些人很多是海盗、囚徒出身,虽然打起仗来都是亡命之徒,但个人素质、修养、道德低下,而孙元化又不注重对他们的管束,自负的认为自己收留了这么多辽人,是对他们有恩,辽人自然就会对自己忠心,完全无视这些辽人军官会有什么个人想法。对军队的军事训练,孙元化可谓煞费苦心,聘请了西方的军事技术人员来帮助训练,部队的军事水平得到了逐步强化,但是他对部队的军纪却不加约束,这支部队并没有成为戚继光的戚家军那样,不仅作战勇猛,而且纪律严明秋毫不犯的威武仁义之师,它仍然是亦兵亦匪的一支军队,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纪律有时比精良的装备和单兵战斗素养更重要,更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孙元化像戚继光那样从军事上训练军队,即所谓的“练兵”了,可并没有像戚继光那样真正严格约束管理好军队,这无疑是种下了一个恶果。

崇祯四年,东江镇皮岛的士兵因为总兵黄龙克扣军饷发生了兵变,兵变很快因为粮饷的到来和兵变发起人的内讧自动平息了,兵变为孙元化敲响了警钟,可孙元化完全无视,朝中的大臣开始有人借此弹劾孙元化,也被他在朝中的靠山徐光启、周延儒等人摆平。

不管如何,作为辽东前线后勤、练兵基地的登州、莱州,此时兵强马壮,各种先进的武器、各种军事技术专家云集在此,大有厚积薄发,一举平定辽东的气势。一切看上去很美。

但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已经笼罩了过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