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李靖所料,李孝恭大败,后梁军趁势大肆抢掠唐军的辎重装备。李靖见后梁军大乱,率守营部队倾力出击,反败为胜,大破后梁军,缴获战船四百余艘。
随后,李靖率五千精兵轻装奔袭,大破江陵外城守兵,围困江陵。此时,后梁各地的援军正在日夜兼程地赶来江陵。如果不能在他们到来之前拿下江陵,李孝恭的这支军队无疑将在后梁的内外夹攻之下全军覆没。
在李靖占领江陵外城和水城之后,俘获大量舰船。当时大军兴奋不已,有了这些船只,唐军在以后的江南之战中无疑会具有莫大的优势。但是,李靖下令将这些船只砍断缆索,让它们顺江而下。这是一个缓兵之计,后梁的援军看到这些四处飘荡的舰船,肯定会认为江陵已经失陷,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援军就不会再急于行军。
萧铣在江陵等不到援军,无奈之下,遣使请降。
江陵虽陷,后梁还有大片的国土,各地的援军也正在赶往江陵。唐军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李靖下令,对于江陵降军不得侵扰,他们只是各为其主,对于唐军本没有刻骨之恨,对于江陵城也必须秋毫无犯。正是这条指令,瓦解了后梁军队的战斗意志,他们的皇帝已经投降,敌人也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他们何不和平举义?《旧唐书》记载:“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就这样,李孝恭大军兵不血刃地收服了江南,李靖终于完成了他不可能的任务,因功授上柱国,封检校荆州刺史,成为封疆大吏。
随后,李靖受命收服岭南,他以怀柔的政策使岭南势力纷纷前来归附,“得郡凡九十六,户六十余万。”李靖的表现让李渊大为满意,封他为检校桂州总管,岭南抚慰大使,代替天子到岭南各地巡视,“宣布天子恩意”。
两年之后,辅公祏在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丹阳镇)起兵叛乱,李靖再次成为李孝恭的副帅,前往平叛。这一次,李靖并没有长驱直入直捣丹阳。丹阳城固兵坚,即使出其不意抵达丹阳,也很难很快攻克,反而会遭辅公祏的大军围困。李靖决定先歼灭辅公祏最强的两支军队,瓦解敌军的士气。在今天的安徽省当涂县附近,李靖击溃辅公祏的两支精锐部队,随后进击丹阳。不出李靖所料,辅公祏大军随之士气涣散,数万守军居然弃城而逃。不久,辅公祏被部下献给唐军,江南平定。
平定长江流域,使李靖一举成名,功勋直与平定黄河流域的李世民分庭抗礼,成为唐朝大半壁江山的奠定者。李渊不由地感叹道:“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意思是说,李靖是萧铣、辅公祏的克星,即使是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再世,也未必能比得上李靖。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