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淝水之战:分久必合 大分裂时代的南北大对决(二)(2)

2009-08-05 10:0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听涛楚隐
苻坚首先吐露自己的想法:“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通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吾将躬先启行,薄

苻坚首先吐露自己的想法:“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通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晋书·苻坚载记下》)大意就是,寡人我征战二十年,天下除了东晋全搞掂了,现在我就要南下拔掉那最后一根刺。意思再清楚不过,就像一个高明的领导首先定下一个基调,然后再“民主”的征求意见:“你们觉得怎么样?”实际上是暗示:“你们准备怎样支持我?”不曾想,参与朝议的王公重臣,包括苻坚的同母弟、征南大将军苻融,太子苻宏,中心公苻诜,乃至苻坚尊敬的高僧道安,几乎全都反对伐晋。他们的观点大致如下:

1、东晋君臣一心,上下团结。“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未可图也”;“今晋虽无德,未有斯罪,深愿厉兵积粟以待天时”;“晋主休明,朝臣用命,不可伐”。东晋并非弱手,伐晋并不象征服一个少数民族那么简单

2、自身内部矛盾重重,民族问题是大患。“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还抬出王猛的遗言来劝诫:“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3、伐晋违天时。“但今岁镇星守斗牛,福德在吴,悬象无差,弗可犯也。“岁镇在斗牛,吴越之福,不可以伐。”直到第二年,太子宏还曾以“犯岁”论劝阻南征。

当然赞成者也有,一种是趋炎附势。如秘书监朱彤说:“陛下应天顺时,恭行天罚,哮咆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瞧这马屁拍得多到位,简直拍进了苻坚的心窝子。苻坚后来那句沦为笑柄的“投鞭断流”,估计就是被这位的“江海绝流”云云搞昏了头,才随口冒出来的。

另一种人是别有用心。如慕容垂说:“陛下内断神谋足矣,昔晋武之平吴也,言可若张、杜数贤而已,若采群臣之言,岂能建不世之功!”说起这鲜卑慕容垂,倒也是个人物,引经据典起来,煽动力那是相当的强,听听苻坚后来怎么驳斥苻融的:“晋武若信朝士之言而不征吴者,天下何由一轨?”讲典故都要炒剩饭,估计慕容垂忍不住在偷笑。

鲜卑慕容垂和羌族姚苌等少数民族实力派的确有理由偷笑,因为伐晋对他们而言绝对有利无害,战胜了,不失为有功之臣,万一战败了,那更好啊,就可以逮个机会恢复自己的统治,还用受你们氐族人的鸟气?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