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四年(1134年)董先攻京西,克邓州;绍兴六年(1136年)董先与王贵取卢氏县,战唐州、蔡州,皆大捷。岳飞长期在前线作战,体恤下情,知人善任,能够了解下级的长处,使董先等部将在岳家军中如鱼得水。说来有趣,大奸臣秦桧倒也很赏识董先之才。绍兴九年(1139年)九月,南宋重得河南失地,秦桧向赵构进言,推荐董先、牛皋前去镇守,赵构却全盘否定,指派枢密院统制官雷仲前往就任。《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二”记载:“桧等言董先、牛皋才具,帝曰:‘二人诚骁勇,然先好货,皋嗜酒,未可驭众。’”货,财也(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看来董先贪财之事闻达朝野,令赵构也为之摇头。不过,董先倒从未因贪财而受处分,或为“个人嗜好”,未涉军纪国法。
宋金最重要的一战,乃是发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的颍昌之战。据岳飞之孙岳珂编校的《鄂国金佗稡编》中收入的岳飞《奏陈州颍昌捷状》记载,董先时任踏白军统制。何谓踏白军?乃搜索探路、侦察敌情兼进行军事突袭的先头部队也。入选踏白军的多是精明强悍、智勇双全的将士,如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踏白将李思安,善用飞矛,作战时如鹰飞风卷,可在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轻易擒获敌酋。宋代作战时,军队的序列为:排在最前面的是踏白军,接下去才是背嵬军、选锋军、游奕军等名号的队伍,可见踏白军是“先锋中的先锋”。
经过多番遭遇战之后,七月十四日,完颜兀术率领3万骑兵、10万步兵进攻颍昌,于城西列阵,欲与岳家军决一死战。守城宋军不过3万,众寡悬殊。22岁的岳云率领800名亲卫军骑兵首先驰击金军,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继进,掩护骑兵。岳云前后十多次突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很多步兵、马军也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仍无一人肯回顾。到了正午,董先和胡清率军出城增援,战局很快扭转过来,金兵大败。《鄂国金佗稡编》“卷八”记载:“既而兀术果以兵十万、骑三万来。于是,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于城西。虏阵自舞阳桥以南,横亘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摇。臣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进。自辰至午,战方酣,董先、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人,擒渤侮、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黎不,左班祗侯承制田璀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