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军事才智过人 朱元璋超前的战略眼光(3)

2009-08-20 16: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三、龙湾之战的战略布局 无论怎么躲避,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决的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也是他们双方的共识。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

三、龙湾之战的战略布局

无论怎么躲避,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决的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也是他们双方的共识。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高,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处正是朱元璋的短处——水军

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派兵来夺,但事情泄漏,徐达和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俘获了三千人。常遇春将三千俘虏处死,以作为向陈友谅的挑衅。

陈友谅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十万精兵和庞大的舰队向应天(当时南京名)进发,并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夹攻朱元璋。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攻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随后又迅速的攻占了应天的门户太平(今安徽当涂)。至此,应天已暴露在来势汹汹的陈友谅眼前,应天保卫战正式打响。

朱元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应天城墙之下,在这条水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他命令部将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并留下一支引诱部队在岸边驻守,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他本人则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这个作战计划的一切前提是,陈友谅肯放弃水路,由龙湾登陆攻城。但朱元璋又如何能够肯定陈友谅会走龙湾呢?

事实证明这是朱元璋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他一直留有一张底牌对付陈友谅,现在,他选择了在龙湾用掉他,这张牌叫做康茂才。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