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
唐僖宗慌忙命屯兵荆、襄的曾元裕还卫东都,发昭义、河阳、宣武之镇兵3000,火速赴洛阳“共卫宫阙”,复命义成军3000人把守伊阙(今河南洛阳南)、轩辕(今河南偃师东南)、河阳(今河南荥阳北)和虎牢(今河南荥阳两北)等洛阳外围要点。在唐军四合猬集,义军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黄巢随机应变,暂时放弃攻洛阳的计划,率军南下渡江,向唐军力量薄弱的江南转移。
乾符五年(878)三月,黄巢起义军在和州以西横渡长江,进入江西,攻克虔(今江西赣县)、吉(今江西吉安)、饶(今江西上饶)等州。在攻宣州(今安徽宣城)、南陵(今安徽南陵)受挫后,遂绕过宣州,进入浙西,转战浙东。八月,攻占杭州,九月攻占浙东首府越州(今浙江绍兴),活捉唐观察崔璆。起义军在江南的蓬勃发展,极大地震撼了唐王朝的反动统治。唐王朝速调其著名战将高骈为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旋又升为诸道兵马都统,统一指挥两浙的作战。高骈遣其骁将张璘、梁缵出战,屡败义军。很快又收复了杭州、越州。黄巢为避开劲敌,保存实力,率大军开山路700里进入福建,十二月十三日,攻克福州(今福建福州),很快席卷福建全境,唐官吏闻风而逃。起义军在福州稍事休整后,即由闽入粤。乾符六年(879)五月,义军包围了广州。此时,黄巢一度想向朝廷求取天平节度使或广州节度使,但唐廷不愿放弃广州这一“宝货聚集”之地,又寄幻想于高骈,迟疑未决。义军继续四出略地,占据了岭南广大地区。九月,黄巢对唐廷授其率府率的诈骗文书不屑一颐,一举攻下广州城,活捉节度使李迢。
起义军自渡江以来,虽转战数千里,迭遇挫折,但基本上摆脱了在河南、江淮被堵截围攻的局面,据有了岭南富庶之地,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黄巢在岭南站住了脚跟,迅速发展壮大,兵增至五、六十万人。诸将一致主张“北还以图大事”。于是黄巢自称义军百万都统,发布北上进军的文告,于乾符六年(879)十月,率军从桂林出发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