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常胜将军韦孝宽 百战百胜的战略家

2009-10-06 15:09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朱桂林
韦孝宽可真是个常胜将军,他最大的特点,是随机应变,在玉壁等好几次守卫战中,敌军想尽了攻城之法,而韦孝宽接着就有了对付的办法。

韦孝宽(509--580.12.17),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性格沉敏和正,好读经史。二十岁时,萧宝寅作乱,韦孝宽请为先锋前去征讨,朝廷即以他为统军,随长孙承业西征,屡有战功,拜国子博士,行华阴山郡事。随大都督杨侃出镇潼关,为司马。杨侃见韦孝宽才能出众,便将女儿嫁给他。北魏永安(528?530年)年间,韦孝宽拜宣威将军、给事中,不久又赐爵山北县侯。北魏普泰(531—532年)年间,韦孝宽为都督,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襄城,因功任析阳郡守。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关系甚好,而且政绩出众,被荆州吏人称为联璧,传为美谈。孝武初,以都督镇析阳城。

韦孝宽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八月,并州(治玉壁)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并推荐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兼摄南汾州事,进授大都督。不久,东魏丞相高欢倾山东之兵自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出发,向西魏大举进攻玉壁。玉壁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处于汾水的下游。西魏设在这里的要塞对东魏的晋州威胁很大,所以高欢决定先攻玉壁。九月,东魏军连营数十里,包围玉壁,以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据城固守。 十月,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城上先有二楼,韦孝宽缚木加高城楼,令始终其高于土山,并多备战具以御之,使东魏军不能得逞。东魏军遂改变战术,于城南挖掘10条地道,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北城素为天险,韦孝宽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即将其擒杀。韦孝宽又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还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东魏士卒被烧得焦头烂额。东魏军又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虽有排?,也无法抵挡。韦孝宽便用布匹做成帐幔,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东魏军又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把锐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东魏军又转用地道,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始终无法攻入城内。 东魏军尽用攻城之术,但皆被韦孝宽所破,而且还守城有余。高欢攻城不克,遂派人劝降,先遣仓曹参军祖孝征问韦孝宽: “未闻救兵,为何不降?”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惊惧,高欢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