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常胜将军韦孝宽 百战百胜的战略家(3)

2009-10-06 15:09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朱桂林
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

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又以小司徒叱列长釜为相州刺史,先赴邺。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欲举兵讨之。韦孝宽至朝歌,尉迟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候韦孝宽。韦孝宽留贺兰贵交谈后,疑其有变,遂称病慢行,并派人至相州求医问药,暗中观察尉迟迥的行动。既到汤阴,逢长釜奔还。韦孝宽侄韦艺为魏郡守,尉迟迥派其迎韦孝宽。韦孝宽向其打听尉迟迥动向,但韦艺与尉迟迥是同党,不肯以实相告。韦孝宽大怒,欲将其斩首,韦艺这才以实相告。韦孝宽遂率韦艺驰还,并将所经过的桥全部拆毁。等到驿站,尽驱传马而去,同时还对驿站的守将说:“蜀公将至,可多备肴酒及刍粟以待之”。尉迟迥果然派梁子康率数百骑追赶韦孝宽,但追兵一到驿站,便为守将所留,盛情款待,又无马,以至追赶不及,韦孝宽这才得以脱身。不久尉迟迥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七月末,韦孝宽率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尉迟迥军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韦孝宽即以宇文述等将其击破,遂率军东进,于三十日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永桥城池坚固,地当要冲,已为降于尉迟迥的镇将纥豆陵惠据守。诸将一致请先攻此城,韦孝宽为求歼敌主力,说服众将,遂断然引军避开坚城,进至武陟(今河南武陟西)扎营。时尉迟迥已派其子尉迟惇率军10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20余里。适值沁水暴涨,两军隔水对峙。八月十七日,杨坚委派的监军高颍到达前线,遂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尉迟悼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颍命士卒在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桥。尉迟惇挥军稍退,欲待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乘机擂鼓齐进,待全军渡毕,高颍又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孝宽军奋力猛攻,大败尉迟惇军。尉迟惇单骑逃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韦孝宽军乘胜追击,直趋邺城。此战,韦孝宽避敌坚城,寻歼敌军主力;乘敌稍退,即挥军猛攻;然后快速追击,获得全胜。

武陟之战后,韦孝宽率6总管军乘胜追击尉迟惇溃军,迅速迫近相州(治邺城),尉迟迥之根据地邺城。尉迟迥遂以精兵3000埋伏于相州南之野马岗,被韦孝宽属下行军总管宇文忻率500骑兵突袭歼灭。尉迟迥又在草桥(邺城南)部署阻击,亦为宇文忻部击败。韦孝宽军于十六日进抵邺城近郊。尉迟迥集中全部兵力13万,列阵城南,准备决战。时青州总管尉迟勤(迥弟之子)来援之先头部队3000骑已经到达,5万主力尚在途中。孝宽当即发起进攻。尉迟迥不顾年老,仍披甲上阵,其部属关中兵均拼死力战,韦孝宽军进攻受挫,被迫撤退。此时宇文忻见邺城百姓数万人观战,即与监军高颍、长史李询商定:先射观者,造成混乱,然后乘势冲击。观战士民被射,纷纷逃避,喊声震天。宇文忻趁机传呼:“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复振,乘乱进击,大败尉迟迥军,尉迟迥率余部退入城中。韦孝宽乘势挥军围攻。李询和大将军贺娄子干率部首先登城,破城而入,尉迟迥被迫自杀。尉迟勤、尉迟惇等向青州(治益都,今山东淄博)方向逃走,被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率精骑千人追获。此战,韦孝宽不使守敌与援军会合,至邺当日即发动进攻,又在攻战失利时运用策略,先射观战者,扬言敌败,重振士气,然后趁乱进击,乘胜围城,迫使尉迟迥自杀,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决定性作战,至此,尉迟迥举兵68天即宣告失败。尉迟迥的失败也为杨坚在军事上代周建隋奠定了基础。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