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清朝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3)

2009-10-12 11:47
来源:怀旧老照片网 作者:大好河山
在用人方面,八旗将领往往以自己的随营子弟立有战功及鞍马骑射技艺出众为由,将他们提升为军官。或不顾年龄的限制,挑选心腹及家属中的孩子和老人

在用人方面,八旗将领往往以自己的随营子弟立有战功及鞍马骑射技艺出众为由,将他们提升为军官。或不顾年龄的限制,挑选心腹及家属中的孩子和老人当兵吃粮。象防御和骁骑校这样较低的军官职务,简直可以公开用钱来购买。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一位名叫陈升的广州驻防八旗马甲,就因为捐献了2500箱火药而被提升为防御。八旗军内部腐败现象的盛行加速了官兵贫富分化的进程,使官兵关系趋于恶化,对军队战斗力的削弱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装备残缺废损按照制度规定,八旗官兵出征作战时都应自备兵器粮草,清军各级组织对官兵自备兵器的残缺废损情况平时要定期进行检查。但从乾隆年间开始,相当一批八旗官兵的自备兵器已是徒存名目。有的八旗兵丁借口经济困难不按规定置办军器,还有人将已有军器典当换钱,甚至偷偷地把军中利器──火炮砸碎卖废铁。清廷三令五申,仍是屡禁不止,最后只好在军器点验时实行照顾政策,不再点验旗员内护军校、笔帖式以至六品武职的军器。到了乾隆末年,那些没有经过点验的官员所拥有的军器、盔甲大部分朽坏。皇宫各门所备兵器也都成了摆设,不具备起码的杀伤功能。

当然,八旗兵衰败的根本标志还是其战斗力的丧失,是其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已失去执行自身职能的基本能力。而对此最严格、最全面的检验应当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1659年郑成功攻南京之役,镇守南京的总管喀喀穆统八旗军不敢迎战,只好以绿营出击,已初露衰弱之象。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大将军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驻兵荆州,劳师数载,不敢进兵。听说吴三桂军队到来,匆匆将大炮埋在土中仓惶退去。贝勒尚善、察尼、鄂鼐等领兵进攻岳州,借口舟楫未具、风涛不测,屯兵城下一年之久,不敢一战,听到退却的命令,竟“三军欢声如雷”。清中后期,八旗军将无敢战之胆、兵无缚鸡之能的实情已为举国上下所熟知,连清廷也不敢轻易把他们派上战场了。

(责任编辑:金戈铁马)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