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强渡乌江:长征的“开路先锋” 红四团(一)

2009-10-19 11:58
来源:光明网 作者:铁血
1931年10月16日,全军的前卫团―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涉过于都河,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

1931年10月16日,全军的前卫团―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涉过于都河,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因此,10月16日就成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纪念日。

红军长征

红四团前身为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曾参加过彪炳史册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第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参谋长李英华、党总支书记林子钦。)

奔袭道县

红四团连续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重新到达前卫位置天堂圩。11月17日,接到师部电报:“限明日(18日)拂晓前相机占领道县城。”天堂圩距道县一百多里,如果红军不能迅速占领道县,敌周浑元、吴奇伟部则可能先期到达。红军将会受到三面夹击。四团火速行动。途中一位群众告知耿飚一个重要情报:道县南门潇水河上有座浮桥,是进城必经之道,如果守城敌人把桥拉过去,我们可以游水过河把桥再放过来。下午四团抵达道县城下。果然,浮桥已被敌人拉过对岸。夜里,红四团偷渡潇水。第一批战士到达对岸时,突然遭到一阵排枪袭击。红军立刻还击,却听不到敌人枪声了。城内守敌仅民团10余人,早如惊弓之乌弃城而逃。两岸红军战士很快架好浮桥。第二天,中央纵队通过浮桥。红四团抢占道县浮桥为大军摆脱敌军合围争得了宝贵的时间。

血战湘江

29日,红四团昼夜兼程沿湘江奔进,拂晓时分赶到觉山布置起凹形防御阵地。打退湘军刘建绪部一整天飞机、大炮、羊群式集团进攻后,双方形成对峙。30日的战斗空前激烈。红军工事被炸得支离破碎,团部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挥所,只能在弹坑间跳跃移动。随着友邻部队阵地失陷,红四团三面受敌。敌人直接从侧翼公路正面展开宽大突击。团指挥所已成为前沿,耿飚亲操马刀率团部人员与敌格杀。万分危急之中,杨成武率通信排增援,杀入敌阵。一颗流弹击中杨成武的右膝盖,敌兵疯狂喊叫:“捉活的。”退进红四团战斗分界线的红五团五连与红四团二营火力配合,方从枪林弹雨中救出杨成武。红四团且战且退,交替掩护向后收拢。这时,全团伤亡已达三分之一。撤至珠兰浦、白沙一线构筑起第二道阻击阵地。该团抵挡十多里的正面攻击,伤亡过半。团长耿飚每天都在同疟疾的斗争中指挥作战。战士们每次战斗都面对着装备精良于己十倍、二十倍的敌人。红军硬是靠拼刺刀以大无畏的精神杀退一批又一批敌人。事后才知道,他们抗击的是整整15个团。直至掩护行动迟缓的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红四团才边打边撤过了湘江。湘江血战历时五天五夜,是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后打得最激烈、损失最大的一仗。惨烈的战斗使红四团付出了重大代价,为掩护中央纵队作出了重大贡献。耿飚说:“每分钟都得用血换啊。”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