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今小金)地区会师。7月,红一方面军抽调部分干部到红四方面军,对加强红四方面军工作起了积极作用。红四方面军抽调第4军第12师第32团、第30军第90师第270团、第33军第98师第294团归红一方面军建制。为开创新的局面,中共中央决定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
8月下旬,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混编左、右两路军走出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进到四川省巴西和阿坝地区。月底,红30军和红4军一部在包座地区歼国民党军1个师,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但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背着中央电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央。中共中央遂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于9月10日继续北上,张国焘则于9月15日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5、第32军南下川康边。
10月,南下的红军举行绥崇丹懋战役,毙伤俘国民党军3000余人。继又发起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共毙伤俘国民党军2.5万余人,红军也伤亡近万人。
1936年1月,红5军与红33军合编为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黄超任政治委员,下辖由第5军编成的第13师和由第33军编成的第15师。2月,国民党调集重兵进攻天全、芦山地区,红四方面军被迫西撤。4月,转至甘孜、炉霍地区。红四方面军由于南下、西进,往返于雪山草地和连续作战,减员很大,由南下时的8万余人减至4万余人。这时,红四方面军重新进行整编。李特任参谋长,周纯全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任政治部副主任。第4、第9军各辖4个师,师直辖营;第30军暂缺第90师;第32军(罗炳辉任军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辖第94、第96师;组建了骑兵师(许世友任师长)。另辖四川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王维舟任总指挥)、金川军区(倪志亮兼任司令员,邵式平任政治委员)以及红军大学(刘伯承任校长,何畏任政治委员)。
在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等的坚决斗争及影响下,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南下方针进行了抵制和斗争。6月,红四方面军决定,和红2、红6军团共同北上。7月2日,红四方面军与由湘鄂川黔苏区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红6军团会师,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7月初,红四、红二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今金川)出发,克服重重困难,于8月1日抵达包座地区,在举行岷洮西战役,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后,于10月9日和22日分别到达甘肃省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