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国工农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一)(2)

2009-11-02 14:2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铁血
9月,国民党军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根据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6军团第18师留在苏区坚持斗争

9月,国民党军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根据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6军团第18师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后于黔东江口地区与主力会合),红2、红6军团主力于11月19日由桑植地区出发,实行战略转移。转移前,由地方武装组成第5师和第16师,分别编入红2、红6军团建制。这时,两军团共1.7万余人。红2、红6军团先南下湘中,攻占新化,后又转师湘南,西入贵州省,到达石阡地区。1936年2月,准备在黔(西)大(方)毕(节)地区创建苏区,并扩军5000余人。旋因国民党军以重兵追击,乃西进乌蒙山,辗转于彝良、奎香地区,后从昭通、威宁之间穿过滇军防线,南出宣威,进入南北盘江地区。

红军

3月下旬,从盘县地区出发,甩掉尾追的国民党军,于4月25~27日由石鼓、巨甸等处渡过金沙江北上,翻越玉龙雪山进入中甸。6月3日,红6军团在理化(今理塘)以南的甲洼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32军(原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会师。6月30日,红2军团在西康省甘孜县(今属四川省)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第30军会师。7月2日,红2、红6军团齐集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7月5日,奉中革军委命令,红2、红6军团与红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军(即红2军团)、第6军(即红6军团)、第32军,共1.3万余人。随即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会师后,关向应任方面军政治委员,周士第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11月,参加山城堡战役。12月,西安事变后,南下参加准备迎击何应钦“讨伐军”的行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二方面军与红27、红28军等部,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红二方面军部队先后转战湘西、鄂西、黔东、湘赣以及湘鄂赣、湘鄂川黔等地区和苏区。在浴血奋战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取得了丰富的建军和作战经验,并造就了大批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组成,取得4次进攻战役的胜利1927年11月~192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黄麻、商南、六霍起义,组成工农武装,分别在鄂东北、豫东南、皖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930年1月,上述武装分别编为红军第11军第31、第32、第33师。4月,红11军改编为红军第1军。6月,成立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12月,红15军由蕲(春)黄(梅)广(济)地区转战到鄂豫皖苏区的黄(安)麻(城)地区。1931年1月,鄂豫皖苏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共歼国民党军4个团又4个营,击溃4个团又1个营。1月中旬,红1军同红15军会师合编为红4军,共1.25万余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