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焦弄得洪天王郁闷升级。唉,革命领袖嘛,度量大一些吧,伺必跟这小子计较。只要你小子见好就收,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可没想到焦亮和左宗棠一样直愣。天王饶了他,他还不知趣,再上一本,指责天王大事未定,就迫不及待地建国称王,乃一大失策。把军政委托给东王杨秀清,简直就是罪过。
古代有救训啊。袁术在淮南,董昌在浙西,部占着几十座城市,妄自尊大,很快就灭亡了。天王啊,你现在只占着巴掌大的地方吧?为何就追求虚名,而不顾实际付出的代价呢?你身居宫殿,设立三十六宫,供自己取乐,而将军政大事交付庸人,罪过超过了李闯王和张献忠,怎么可能成就大业呢?
这真是挑战洪天王的修养。度量再大,也容不得别人把自己涂成漆黑。危言耸听!危言耸听!来人啦,把焦亮抓起来!
焦亮直而不傻,早就预料到脑袋有可能搬家,已经开溜了。可他的腿再快,也没有天王的命令传得快。守卡的士兵拦住他,送回城里,关进大牢。杨秀清和萧朝贵早就想除掉这个揭疮疤的家伙,一齐请天王杀掉他。天王有所不忍,未准。
到了这一步,焦亮算是为太平天国尽心尽力了。他多么想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涤荡社会的一切污浊,可惜洪秀全这帮人不听忠言,他恐怕是指望不上了。唉,本想造反,却沦为造反首领的阶下囚,这个世道真是荒唐!
荒唐?这还不算。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时,把焦亮从狱中提出,随军带走。一路上,焦亮还戴着枷镣。也许是担心他逃跑,也许是过于慌乱而忘了为他解开枷锁。不料这支部队被清军金玉贵所部击溃,焦亮跑不动,从太平军的俘虏,变成了清军的战利品,押解到省城桂林。
不久,太平军兵临桂林城下。清廷的钦差大臣赛尚阿担心年轻的咸丰皇帝责怪他贻误军机,将他斩首,便想到了做假。清廷的官员中,有许多造假的高手,赛尚阿榜上有名。
赛尚阿听说金玉贵抓了一个湖南的青年书生,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一个大胆的造假计划。他给焦亮改换包装,安上一个捏造的名字。哈哈,此人是洪秀全的兄弟洪大全,位居太平天国天德王之尊,与洪秀全同称万岁。我军奋勇作战,已将此贼擒获。他又搞了个系统工程,捏造一份洪大全的供词,将焦亮当作“首要逆犯”,向咸丰皇帝献俘邀功。
1852年四月,塞尚阿派人把焦亮解送京城。咸丰果然被自己的钦差大臣忽悠了一把,颁下圣旨,于五月份将焦亮当作洪大全在街市处以磔刑。
焦亮的悲剧,暗含着左宗棠命运的玄机。野史作者看出了这一点,抓住焦亮的影子,杜撰出左宗棠与太平天国首脑会晤的故事。不是纯粹为了供人消遣,多少有些寓意。如果左宗棠真是走了焦亮那条路,他岂不是也成了一场滑稽剧的主角?
反过来说,如果洪秀全能听进焦亮的忠告,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无疑会比较健康地发展下去,而且会吸引一大批知识分子投身这场运动,其中包括左宗棠这样的穷秀才。
不过,正如人们常说的,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左宗棠与洪秀全,没有共事一场的缘分,而只有相互为敌的可能。
(责任编辑: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