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社部还是保安处,这些训练班的学员,往往比他们的上级文化高,许多还比老干部升迁快。提拔最快的外来知识分子是邹优瑜(邹瑜),这个广西学生当保安处的秘书科长时才18岁,从籍贯从资历都找不到优势,就是重视文化。郝苏也属于外来知识分子,1939年1月参加七里铺训练班的时候,陈昌奉这样的长征红军干部已经是警察队指导员。7年之后,郝苏任延安市公安局长,陈昌奉还是一个派出所长。如此重用知识分子,那些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就没有意见?
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内部的倾轧相当厉害。军统内部,就重用蒋介石的同乡浙江人,浙江人之中戴笠最亲信的又是小同乡“江山派”。这种建立在个人关系之上的特工组织,由于高度的亲密而非常巩固,但是一旦遇到人事更替,就会分崩离析。戴笠坠机死后,可能的继任者立即展开激烈争夺,最后虽由戴笠的同乡毛人凤接班,却也江河日下。
共产党这边,情报、保卫机关也有人事问题。特科多为大革命时期的白区干部,保卫局多为工人出身的红军干部,抗日战争又大量吸收外来知识分子干部,还有大批当地农民干部,这几类干部能否团结共事?
作者就此询问当时边保的干部科长,郭步岳说:中央当时重视使用知识分子,保安处的周兴等领导也重视提拔知识分子干部。我们干部部门非但不会歧视这些知识分子干部,反而更加重视提拔使用他们。
能够重视人才,团结人才,看来也是中共情报、保卫工作能够战胜对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来干部来自全国各地,南到两广,北到东北,东到海隅,全国到处都有人来,这就立即改变中共早期干部集中于几个省份的格局,便于向各地开展工作。中共干部本来在品质和意志上远超国民党,只是文化程度偏低,有了这批知识分子,国民党在人才方面一点儿优势也没有了,而共产党方面则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