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国宝 >

始皇陵以帝国作陪葬(3)

2010-09-09 10:36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段清波
秦陵的外藏系统由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外城之外的陪葬坑四个层次构成。以陪葬坑的形式构成秦
秦陵的外藏系统由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外城之外的陪葬坑四个层次构成。以陪葬坑的形式构成秦始皇陵园的外藏系统是秦人的首创。先秦时期的外藏仅仅以车马坑或车马器为其主要内容,加上玄宫中的礼乐重器、生活用具,反映的埋葬观念不过是形而下之的贪婪占有;而到了秦始皇陵园,形式上看似与之没有质的区别的陪葬坑,反映的埋葬观念却有了质的、形而上的创新。秦始皇对他一手创设的皇权之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体充满自信,他明白忠实于帝国及帝国皇帝的各级官僚和他们所统属的机构,不仅是帝国万世基业的保证,也是维系皇帝死后能继续拥有至高权利的条件。
 
始皇陵以帝国作陪葬
秦始皇陵墓室想象图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穿三泉而建的地宫充满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盗墓的机关弩矢,宫顶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统一后的中国疆域,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经久不熄……两千多年来,深藏地下的秦始皇陵墓室已为中国历史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考古专家推测:地宫位于封土堆中部的下方。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主体尚未完全坍塌。墓室内空间高度15米左右。地宫中存放有大量的水银;墓室中可能存有金属制品。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故墓门及放置身着金缕玉衣的秦始皇的棺椁,也均面向东方。
统一前,十几岁的秦王嬴政在陵园设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统一后,秦始皇个人在陵园设计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又是没人能够企及的。

 
秦帝国时期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中枢是三公九卿,它所代表的“百官”权利来自皇帝,在皇帝生前为帝国鞠躬尽瘁,贡献着忠诚;在皇帝死后,它们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帝国皇帝尽忠。陵园内城西南角的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8个文官俑,从伴出的青铜钺及俑身佩挂的刮削竹木简的陶削,可推测这是三公九卿中主管监狱和司法的“廷尉”。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这是秦帝国辉煌时期帝国心态、帝国形态、科技文化现时态的集中再现。
 
从秦始皇陵地宫、封土、建筑、城垣、陪葬坑等,均可看到无所不在的皇帝观念,其设计理念体现了秦始皇个人对皇权之下中央集权体制的自信与骄傲,其最重要之处便是超越皇帝个人生活欲望之上的帝国理念的展现。而这种将自身命运与帝国统治融为一体的生死观也仅见于秦和西汉皇帝的陵墓。秦皇汉武,那是古老的中国最生机勃勃的年代,野心与智慧,激情与原则,创造与规划,长生与不死,都在帝王的掌控之中。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