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如此巨大的青铜鼎,考古专家们格外惊喜。为了更全面地破解这些国宝之谜,考古人员决定继续发掘。可是,谁也不知道,究竟该从哪个地方入手继续发掘呢?
专家:到那以后呢,你必须先要把鼎的位置确定了。当时,我们从底下就根据走向绘了个图,但是怎么也找不着鼎在地面的位置,只好用考古最土的办法,就是用探铲从下往上打,这个鼎距离地表好几米深,打了之后在居民住家户的大衣柜底下。
见到发掘地上方是居民房,人们只好停止了发掘,就地清理,将两件国宝取了出来。由于两只铜方鼎的发掘地在郑州杜岭街,于是它们就被命名为“杜岭方鼎”。
这两件青铜方鼎,几乎一模一样,大的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小的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二号”。两个人都很难抱起它,是两件少见的巨型青铜器。
为了支援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杜岭一号鼎来到北京,进入了当时收藏保管条件最好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杜岭二号”鼎则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2007年,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杜岭方鼎从馆藏13万件藏品之中的576件国家一级文物中脱颖而出,跻身河南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行列。那么,杜岭方鼎为什么会从十几万件珍贵文物中脱颖而出,入选为9大镇馆之宝呢?这还要从郑州说起……
今天的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偎依在黄河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都洛阳东西相邻。
195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这里发现了郑州商城遗址。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里的商代城墙。经过考古发掘证明,这是一座早于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的商代遗址,有着重要的意义。
195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专程到河南,考察了郑州商城遗址。当他看完考古工地后,非常震撼,猜测“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中丁所迁的都城。可猜想毕竟不是科学依据,直到1974年,考古工作者还是只能把“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的一座普通的城市遗址,考古工作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那么,如何才能证明郑州商城确实是一座王者之都呢?直到杜岭方鼎在地下沉睡多年后重见天日,才为郑州商城遗址确实是一座王者之城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杜岭方鼎体形硕大,霸气冲天。经专家考定,杜岭方鼎的准确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因此,它是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的青铜重器。
《史记》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在中国,九鼎象征九州,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许多专家认为,这么巨大的鼎只有商王才能拥有,也就是说郑州商城遗址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是一座商代王者的都城。
专家:这个青铜器的发现呢,可以说对商城来讲非常重要。因为你说商城作为王都,作为王室所在地,你必须拿到很多根据。咱们有城墙,有宫殿遗址,但是没有大件的青铜重器说服力就小,现在呢发现了青铜方鼎。高的有一米高,低的有80多厘米高,这样的话呢就一般的贵族都不行了,肯定是商代王室用的。
有了郑州商王都城的存在,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除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意义,杜岭方鼎的艺术价值也为世人所惊叹。
杜岭方鼎,鼎体巨大,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有八组饕餮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鼎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一派王者风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出中国商代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一件难得的国之瑰宝。
这也就是,为什么杜岭方鼎能够从13万件珍贵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