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运昌说:“最后,故宫以2000多万元买下了这幅字画,并不是按照晋朝的价格来买的,而是按照隋朝的价格。因为‘帮手’的作用,才最终辨明了作品的朝代。”
专家掌眼:字画上的题跋和印章有很大学问,能提供很多作品本身的信息,对辨别真伪有很大作用。
3、残画拼接 小心造假者动手脚
曾经有位藏家花大价钱买了一幅宋朝的古画。一般人来看,确实是宋朝的画,但仔细研究会发现那件东西纯粹是拿宋朝的残画拼接起来的。造假者把各种宋朝的残画拼接起来,组成了一幅新的画,还冠以出自名家之手,蒙了很多人。现在很多造假者手段很高明,把古画拼接、嫁接、挪位,很有隐蔽性。
专家掌眼: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看画是否有过拼接或改动过的痕迹,其次一定要看画的结构。例如古代人画画时,山是不顶天的,如果山是顶天的,就有可能是从别处剪裁过来的。
4、编造故事 天花乱坠玩心理
造假者很会编故事兜售自己的东西。曾经有兜售假画的人自称是笑星冯巩的亲戚,说他所卖的东西都是冯巩家中所留下的,是祖上的东西,还说自己是天津来的。有点收藏知识的人都知道冯巩祖上曾是大军阀,家中肯定有点宝贝。一位藏家信以为真,花了3万元买了一张画,拿给金运昌一看,发现是假的,后悔不已。
专家掌眼:千万不要听故事,一定要仔细看东西,别人越说得天花乱坠,越要小心警惕。
5、图录有假 按图索骥行不通
曾经有人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钱买了清代书画大师溥心畬的一副行书对联,拿给朋友看,朋友却说是假的,并称该对联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溥心畬书画集》上有收录。最后拿来让金运昌一瞧,发现图录上的是假的,买的才是真货。
金运昌说:“我仔细一看图录,图录上收录的对联很不自然,尤其是收笔的时候很实。图录上的都是后人临摹的,是假的。”
专家掌眼:现在出版的各种图录很多,很多人还冒充大出版社出假冒的图录,谎称是专家主编、大出版社出版,还都是彩色精印。千万不能轻信图录,如果照着图录去买东西,有拿不准的地方应该去请教内行人。
6、专家打眼 找人鉴定要慎重
现在很多藏家懂点收藏知识,但是不懂鉴定。他们自己还想买点东西,所以就找一些专家来为自己“掌掌眼”。曾经有一个藏家找了文物商人为自己“掌眼”,结果没看准,买了假的东西。还有人去找文物鉴定中心鉴定。
目前很多人并没有找到真的专家,很多文物商人、博物馆或者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些民间组织都自称“专家”。现在文物专家、文物鉴定中心很多,也是鱼龙混杂。
专家掌眼:找人鉴定要慎重,不能脑瓜一热就当即买下,最好多找几位专家看看。
藏家辨别真伪小窍门
文物市场的高额利润致使大量赝品流入市场。藏家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1.又脏又破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老东西。现在很多造假者故意做旧,自古以来,做旧手段都很高明。
2.图章在过去起着防伪的作用,人们很难在石头上刻出完全相同的文字。而在电脑时代,刻出一模一样的图章很容易,图章也可以造假,所以不能轻信图章。
3.很多造假者把旧画的裱工揭下来,安在赝品上,行里叫“脱旧袍”。一定要小心看画,不能只盯裱工。
藏家修炼三步走
1.初入行者多看少买:从价值小的藏品开始玩起,常去潘家园、琉璃厂等地溜达溜达,多练练眼睛,多看少买。
2.中等水平心态很重要: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收点东西,多看看收藏类书籍。在这一阶段,心态很重要,多和专家交流,但也不能盲目听信专家。
3.高级水平全凭感觉:可玩价值比较高的书画或瓷器。在这一阶段,看东西全凭感觉和眼力。每天坚持看几件东西,保持自己的感觉和眼力很重要。
(责任编辑:博古架)